1、判断题 转折点成为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代名词。
(1)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被称为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2)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3)梁启超说:“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改革人物
| 改革任务
| 历史地位
| 证据理由
|
亚历山大二世
| ?
| 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 ?
|
? 明治天皇
| ?
| 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 ?
|
? 光绪帝
| ?
| 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法明义第一章也
| ?
|
?
参考答案:
改革人物
改革任务
历史地位
证据理由
亚历山大二世
废除农奴制,改变落后现状(2分)
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改革后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2分)
?
明治天皇
摆脱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2分)
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改革后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3分)
?
光绪帝
摆脱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2分)
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推动思想解放,激发了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和思想观念等(3分)
本题解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目的和影响,其中“影响”只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改革的任务”就是改革的目的,三国的改革目的都十分明确。“证据理由”必须围绕“转折”组织要点,主要是促进社会转型方面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山西省方山县有个圪叉咀村,村名源于那里七股八叉的山坡。这里由荒无人烟到如今已经建成一个绿树成荫、果实累累、丰衣足食、山川秀美的小天地。村里最好的房屋是学校,白天孩子们读书,晚上村民们学文化,形成学习型的小社会。此村变化最能说明的是 (? )
A.要想富,先种树
B.要想富,先修路
C.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D.村民们丰衣足食,衣食无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可看出最能说明的是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面是1942——1947年中国进口贸易额增长情况表,造成1945年之后进口总值猛增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 1942
| 1943
| 1944
| 1945
| 1946
| 1947
|
进口总值(百万美元)
| 161.7
| 169.2
| 222.9
| 719.1
| 650.9
| 441.2
|
A.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抵制
C.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 D.国统区的经济出现明显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1945年之后进口总值猛增的主要原因是美国通过不平等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对中国中国进行经济侵略,1945年之后中国到处充满着美国的货物,所以造成1945年之后进口总值猛增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江泽民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请回答:
(1)三位伟大人物分别指谁?(3分)
(2)三次历史性巨变指的是什么?(4分)
(3)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他们分别创立了什么重大思想理论成果?(3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7~18世纪欧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革命过程中普遍具有的本质特征是(?)
A.推翻君主制
B.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C.向法治化国家过渡
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D不对,表述绝对化,欧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的建立君主立宪,保留君主制,如英国、德国,有的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如法国、美国;B不对,如英国就没有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圈地运动继续推行。C符合题意,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历史发展趋势。
点评:欧美各国资产阶级政体有哪些主要的异同?
国别
英国
美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德意志帝国
政体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宪法或法律文献
《权利法案》
1787年宪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国王(世袭)
总统(选举)
总统(选举)
皇帝(世袭)
立法权
议会
国会
议会
议会
行政权
首相
总统
总统
皇帝和宰相
政府首脑及产生方式
首相(议会选出)
总统(选民间接选出)
总统(议会选出)
宰相(皇帝任命)
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议会
皇帝
元首与议会的关系
议会不受国王干预
国会与总统相互制约
议会选出总统、两者相互制约
皇帝控制议会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