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严厉拒绝了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他说:“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遭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假如我没有利夸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1796年,64岁的华盛顿在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时急流勇退,辞官回家,不当终身总统。?
材料二

1804年罗马教皇为拿破仑加冕

时间之神为拿破仑及其法典加冕
请回答:
(1)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于当“国王”或“皇帝”采取了怎样的作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独立后,华盛顿为美国民主建设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图2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概述“法典”的历史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华盛顿与拿破仑对本国历史发展所起的共同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做法:华盛顿坚决不当国王;拿破仑接受加冕称帝。
(2)贡献:主持制定《联邦宪法》;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完善丁总统制;开创了美国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的范例;坚持民主,警惕专制。
(3)主题:法典将与时间同在,传诸万世。(或法典的精神是永恒的)。地位:用法律条文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或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制订的第一部民法典,对欧美各国民法典的制定产生重要影响)
(4)都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或都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共17分)认识事物是从了解其原因(或背景)入手的,也只有真正掌握了该事物的原因(或背景),我们才能深入的分析该事物。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民族意识逐渐增强。危急关头,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大陆会议,决定联合抗英,建立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
美国独立战争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参加独立战争的国际志愿人员约7000人),同时执行灵活的外交政策,利用国际矛盾取得了法、西、荷等国的援助。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客观原因。(4分)
材料二: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的多;它在原则上承认平等。
——恩格斯《德国状况》
(2)依据材料二说明恩格斯为什么会认为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4分)
材料三:“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呈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不可能。”
?──1924年11月孙中山答记者问
(3)材料四中的孙中山对“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的背景分析是否正确?形成这种看法的原因何在?(3分)
材料四: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年3月和1979年1月、1985年9月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图一?图二?图三
注:
图一标题写着:中国正迈步走向民主统一。
图二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图三标题写着: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革命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4)图一、图二中《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你如何看待图三中《时代》周刊标题的观点?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论证你的观点。(4分)
参考答案:(1)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美利坚民族形成,民族意识增强;各殖民地的团结合作;外国的援助。(4分)
(2)拿破仑与反法同盟作战,代表的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拿破仑战争动摇了包括普鲁士在内的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4分)
(3)正确。(1分)原因:经过多次斗争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2分)
(4)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即将取得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引发中国社会的巨变。(1分)在邓小平的指导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上。(1分);
是西方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歪曲。(2分)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中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2分)或从政治上看,我们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经济上看,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时势造英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纵观人类历史,“英雄”要受制的客观“时势”因素主要有?
①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②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④阶级立场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 1804年3月21日是法国妇女忧喜交加的日子:刚颁布的《拿破仑法典》规定了法国人民享有的民事权利,但已婚妇女仍未享有公民权。对这部法典比较确切的评价是:
[? ]
A.因有局限无法实行
B.歧视妇女一无可取
C.进步意义大于缺陷
D.长久实行没有改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今天的美国国会大厦里,悬挂着一张巨幅油画,画面上历史伟人济济一堂,那是美国人民的开国大典哪(注:时间是1783年)。油画下面有个小小的说明,上面记载了华盛顿和议长的简短讲话。华盛顿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
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在它(大陆会议)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的公职。”议长答道:“……你将带着同胞们的祝福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但是,你的道德力量……将激励子孙后代。”——林达夫妇《总统是靠不住的》
材料二?在我们这样辽阔的国度里,要想有效地管理大家的共同利益,一个活力充沛的、并且能充分保障自由的政府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一个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政府里,自由本身将会从中找到它最可靠的保护者。……我怀着欢欣的期待心情,指望在我切盼实现的退休之后,能与同胞们愉快地分享自由政府治下完善法律的温暖……。
——华盛顿《告别词》(1796年9月)
材料三?“乃孙黄放弃责任,一让总统,一让留守,博功成身退之虚名,致令政变频乖,扰攘至今,而不能底定,不得谓非一大恨事也。”(但孙中山)“欲挽官僚窃权怙势之积习,准身作则,专为公家谋幸福,不为一己便私图。……手段虽劣,其胸襟气概,固自高出寻常万万也”。——谭人凤《石叟牌词》(写于“二次革命”失败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公职”是指什么?促使华盛顿辞去这一“公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做到“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4分)
(3)据材料二、三,说明华盛顿和孙中山的辞职对本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或结果。(4分)
参考答案:(1)公职:大陆军总司令。(1分)因素:个人的道德力量。(1分)
(2)国家权力实行三权分立。(2分)实行联邦制。(2分)
(3)华盛顿:保障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健康发展。(2分)
孙中山:改变了打天下就要坐天下(或窃权拈势)的传统恶习,导致军阀割据。(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