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一战期间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表

造成上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B.同盟国遭受到战争的重创
C.协约国实力增强
D.美国的参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战的有关内容。造成一战期间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参战。D正确。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14年8月,德国皇帝向军队夸下海口:“你们将会在树叶落下之前返回家中。”他的这一许诺宣告破产是在
A.马恩河战役后
B.索姆河战役后
C.凡尔登战役后
D.日德兰海战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0世纪初爆发的日俄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标志之一,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15分)
材料一?配合着中国政局的变幻和中东铁路深入中国东北腹地的修筑,“远东政策”的指向性日趋明朗,……沙俄欲变中国东北为殖民地的“黄俄罗斯”计划成为了“远东政策”的核心,虽然这时的“黄俄罗斯”计划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但是独占和吞并中国东北,并建立一套完整的殖民体系的终极目标始终没有改变。“黄俄罗斯”计划使日本大为惊骇。它竭尽全力地一再确保自己大陆政策能够有效地施行。不过目标一致利益相悖的两项政策,势必会在推行的过程中有所碰撞。
——郭瑞《沙俄“黄俄罗斯”计划始末》
材料二?战争的伟大属性现在表明得特别明显,这就是在事实上,在千百万人的面前揭露出一项只有少数觉悟的人才明白的人民和政府间的不一致。一切先进的俄国人,俄国社会民主党,俄国无产阶级对专制制度的批判,现在已被日本武器的批判所证实……。战争远未结束,但是它每延续一步都将促使新的伟大的战争,人民反对专制制度的战争。?
——列宁《旅顺口的陷落》
材料三?就在日俄宣战后的第三天,立宪派的《中外日报》即发表社论,认为长期以来都是白种人打败黄种人,而这次战争将使人认识到“国家强弱之分,不是由于种而是由于制”,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立宪可以富国强兵、可以救亡图存,甚至某些原先反对立宪的守旧人物也转而倾向支持立宪。
——凤凰网《日俄战争影响深远》
⑴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一关于日俄战争性质及原因的认识? (4分)
⑵材料二和材料三对日俄战争的认识有何相似之处?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你是否同意这两则材料对这场战争的认识?它对当时的中俄两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1分)
参考答案:(1)性质:一场帝国主义的殖民争霸战争;(2分)
原因: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东北,矛盾激化;(2分)
(2)俄国失败源于政治制度的落后(2分)。同意,(1分)明治维新使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而沙俄依然是沙皇专制;(2分)。中国:推动全国性立宪运动的形成,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4分)。俄国:俄国爆发了反对沙皇专制的革命,1905年革命(2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反映了,俄国的“黄俄罗斯”计划和日本的大陆政策,其共同争夺的是中国的东北。在两国推行各自的计划中爆发了日俄战争。由此可以理解日俄战争的性质及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中的“战争表明…一切先进的俄国人,俄国社会民主党,俄国无产阶级对专制制度的批判,现在已被日本武器的批判所证实……”;材料三中的“战争将使人认识到‘国家强弱之分,不是由于种而是由于制’”,可以概括出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暴露了俄国社会制度的落后;第二小问结合所学日俄两国的政治制度的不同进行回答;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战争远未结束,…将促使新的伟大的战争,人民反对专制制度的战争。”、材料三中“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立宪可以富国强兵、可以救亡图存,…守旧人物也转而倾向支持立宪。”,结合所学可以总结出日俄战争对中、俄两国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出现,背景广深,耐人寻味。下列关于这次大战背景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飞速进步的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B.狂热或极端的行为,只能招致矛盾的升级
C.对于这次战争的持久性,矛盾双方战前均有充分的准备
D.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国际动荡的根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飞速进步的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A项正确;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使得两大集团之间争夺和斗争愈发激烈,狂热或极端的行为,只能招致矛盾的升级,B项正确;一战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D项正确;对于这次战争的持久性,矛盾双方并没有有充分的准备,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德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扩大陆军人数,积极扩军备战,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德国经济实力增强,要重新瓜分世界?
B为了预防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的发生
C为了吞并法国及西欧其它地区?
D为了保证在凡尔登及索姆河战役中获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德国在19世纪晚期经济实力增强,要争夺世界殖民霸权而积极扩充军备。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