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所示的曲线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结合史实和图中曲线可以判断,农产品价格危机发生在新政前应呈现下降趋势,这与图中上升不符,故A项错误。施行以工代赈的措施,但在一年内即把失业率解决到比1929年危机前还好,违背事实,故B项错误。整顿全国金融,并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障存款人利益,银行业局面混乱最先得到改观,C项正确。以工代赈,解决工人就业是新政中的一个亮点,但图示1933年前后趋势不符合事实,故D项错误。
点评:罗斯福新政是罗斯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核心是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在新政中,率先建立和恢复银行信贷体系,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银行倒闭数量明显的减少;调整工业生产,企业发展运营逐渐的趋于正常;调节农业生产,农产品的价格上升;建立社会保障措施等一系列的措施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的运行。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32-1933,英国和比利时的失业率为22%-23%,瑞典的失业率为24%,美国的失业率为27%,奥地利的失业率为29%,挪威的失业率为31%,丹麦的失业率为32%,德国的失业率更高达44%以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此次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泛
B.失业问题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信号
C.在危机中损失最大的是德国
D.英国和比利时的经济实力更为雄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出现的信号是股市的崩溃,所以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只是失业率的信息,所以不能得出C项的结论。D项明显错误,故答案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如图所示的曲线反应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 ]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美国《商业周刊》曾发表题为“你还相信自由贸易吗”的文章,文中讲到:“实行还是不实行经济计划性控制已经不是问题了。真正的问题是:谁来实施这一政策?”这篇文章最有可能发表于
A.1 9世纪50年代
B.1 9世纪90年代
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一战后二战前的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这次大危机是由于自由放任政策造成的虚假繁荣导致了供求矛盾突出,最终造成股市崩溃而发生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由美国开始并迅速涉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它充分的暴露了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而此时正在实行计划经济的苏联却是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所以材料中的观点才会出现。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部著作,其共同的作用是(?)
A.有利于政府调节与企业的关系
B.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理论基础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蓬勃开展
D.有利于西方政府消除经济危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不对,亚当斯密强调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反对政府干预;C不对,凯恩斯主义盛行于二战以后,此时工业革命已经结束;D不对,无论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还是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都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如1929年经济大危机和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A符合题意,市场调节或是国家干预,都涉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点评:比较型选择题都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这些备选项表述的正误,这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