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决定中国民主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主要的依据是
[? ]
A、共产国际的的指示
B、苏联的革命经验
C、中国的具体国情
D、毛泽东实践探索
2、判断题 毛泽东思想经历了产生、发展、成熟和继续发展的过程,如果要研究其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具体表现,可以借助的历史文献是
[?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
3、判断题 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A.中国特殊国情
B.共产国际指示
C.苏俄革命经验
D.马列主义
4、判断题 青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撰文说:“冲决一切现象之网罗,发展其理想之世界,行之以身,著之以书,以真理所在,亳不旁顾。前之谭嗣同,今之陈独秀,其人者魄力雄大,诚非今日俗学所可比。”这说明
[? ]
A、青年毛泽东崇拜陈独秀的学问
B、青年毛泽东深受陈独秀的影响
C、毛泽东思想来源于新文化运动
D、毛泽东思想包括陈独秀的思想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就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胜利,毛泽东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材料二: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材料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同时,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成果。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过程来看,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
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请回答:
(1)概述马克思主义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3)根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贡献。
(4)根据材料概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共同点。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