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71年10月,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击败美国”的事件是指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胜利
B.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韩厚健回忆说: “……在外有百万大兵压境的险恶形势下,我们成功发射了……使国家发展空间技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也显示了国防实力,为保卫国家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你认为韩厚健回忆的事件是(?)
A.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氢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
D.“神州五号”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在外有百万大兵压境的险恶形势下”指的是20世纪六七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陈兵中苏边境,排除D项;“我们成功发射了”、“使国家发展空间技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排除A、B;这一事件是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选C。
点评:新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
20世纪80年代以前:(1)美国敌视新中国,企图扼杀新生政权;(2)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3)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新中国重点发展军事科技,如原子弹、导弹、氢弹、人造卫星,提高了国防实力,巩固并维护了中国的国防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安定的外部环境。
20世纪80年代以后: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3)改革开放日益深化。中国科技发展的重点是为经济服务,如注重核能的和平利用,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等;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著名学者胡绳说:“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实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这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诸多因素”指:
①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④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为材料型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中观点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在20世纪初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实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的原因分析的能力。20世纪初,特别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这就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实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创造了经济和阶级条件,同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实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提供了思想基础。故选取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概括指出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主要情况。(11分)指出由此引发的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及其结果(6分)
参考答案:中国边疆地区出现新危机;(2分)列强先后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分)《马关条约》后,帝国主义国家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为以资本输出为主(3分);《辛丑条约》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3分)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4分)结果:都没有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2分)
本题解析:1883-1885年中法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后,帝国主义国家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为资本输出为主,办工厂、修铁路、办矿场等方法,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完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工具。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可是都是以失败告终,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宋史》卷一《太祖纪》对陈桥兵变有如下记载:“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有以黄衣加太祖(即赵匡胤——引者注)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以下能体现文中“黄衣”功能的是?
A.“衣,依也
B.“衣,隐也”
C.“衣,所以表贵贱也”
D.“衣,身之章(障)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