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6-04 09:29:19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相对密闭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该观点旨在强调( )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自然经济是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 D.乡土观念与世俗民风是宗族延续之本
|
2、综合题 (14分)社会转型一般是指社会变迁,它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动和体制的转变。是历史上一些国家发展面临的问题。能否顺应社会转型的潮流,抓住机遇,事关国运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1)根据材料一,归纳出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3分)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2)请结合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4分)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它把人类推入“蒸汽时代”。有人说“蒸汽机是近代城市工业之母”,而马克思则视蒸汽机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以下两图和文字反映了19世纪后期英国伦敦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风貌。
 (3)根据材料三,分析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使用在社会转型方面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转型中向“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演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所做出的努力。(3分)
3、选择题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中国政府能够做到向每户农民直接征税主要得力于( ) A.赋税征收制度的完善 B.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地方官员 C.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D.“重农抑商”政策的有效实施
|
4、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发展迅速,下列现象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有
①金银错
技术②夹
5、选择题 “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此对联中的“太守”是指:
A.郑国
B.苏轼
C.李冰
D.欧阳修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