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神宗元丰年间制定了“广州市舶条法”,史称“元丰法”。至南宋时海外贸易达到全盛,当时监管市舶务的张阐奏言:“比者叨领舶司仅及二载,窃常求其利害之灼然者,功持法令之未修。何当福建广南各置务于一州,两(浙)市舶务及分建于五所三路,市舶相去各数千里。初无一定之法,或本于司之申请而他司有不及知,或出于一时之建明而异时有不可用,监官之或专或兼,人吏之或多或寡,待夷夏之商,或同而或异,立赏刑之制,或重而或轻,以至住舶于非发舶之所,有禁有不禁,买物于非产物之地,有许有不许,若此之类,不可既举。故官吏无所遵守,商贾莫知适从。奸吏舞文,远人被害,其为患深。欲望有司,取前后累降指挥,及三路节次申请,厘析删修,著为一司条例。”建议朝廷制定专门的市舶条法,以有效管理海外贸易,禁绝官吏上下其手。朝廷嘉纳之,“委官详定”,这样,单行市舶敕令在南宋进一步发展并完备。
——《宋代商业立法与欧洲同期商法之比较》
材料二 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恤商政策,对官吏妄加征税给以严惩。如宋太祖时规定:“自今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当税之物,令有司件析,颁行天下揭于板榜,置官宇之屋壁,以遵守焉。”
——摘编自《宋代商业管理中的伦理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宋市舶官员张阐上奏折的背景、目的和结果。(6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宋代商业政策的特点。(6分)
参考答案:(1)背景:仅广州有管理市舶的法令,其他涉有外贸的地区无类似法令。(2分)目的:建议中央政府制定全国性的市舶法令,以解决多地外贸管理方面无法可依的问题。(2分)结果:中央政府同意该建议,并组织官员编订了详细的单行市舶敕令。(2分)
(2)特点:以立法手段规范商业行为;法令条款详细,以防范官员侵犯商人的合法利益;鼓励商业和外贸发展。(6分)
本题解析:(1)由材料可知得出,即背景:仅广州有管理市舶的法令,其他涉有外贸的地区无类似法令。目的:建议中央政府制定全国性的市舶法令,以解决多地外贸管理方面无法可依的问题。结果:中央政府同意该建议,并组织官员编订了详细的单行市舶敕令。
(2)由材料“朝廷制定专门的市舶条法,以有效管理海外贸易,禁绝官吏上下其手。朝廷嘉纳之,‘委官详定’……对官吏妄加征税给以严惩”等关键信息可知,宋代商业政策的特点是以立法手段规范商业行为;法令条款详细,以防范官员侵犯商人的合法利益;鼓励商业和外贸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主要途径是( )
A.各诸侯国实行税制改革
B.各诸侯国实行变法运动
C.私田的大量开垦
D.铁犁牛耕的逐步使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各国诸侯实行税制改革是途径之一,如鲁国的“初税亩”制度,实际上是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但不是主要途径,税制改革是变法的内容之一,故A项排除,B项正确;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应是政治行为,CD项显然是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故选B。
考点:土地所有制
点评: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核心,此外还有封建土地国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古书记载,南宋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反映了当时杭州城
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
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
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