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关于 20世纪30年代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战后的掠夺性和约给战败国埋下了“复仇
”隐患
B.战胜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轴心国的侵略气焰
C.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弱小,未
能制止法西斯侵略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未能协调一致,制裁和制止法西斯侵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进行演讲“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希望的彩虹。”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一次重大军事行动,此次行动的意义在于
A.北非战事胜利结束
B.法西斯德国开始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C.意大利投降,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D.法西斯德国陷入东西两面夹击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1938年6月8日,德国驻英大使狄克逊致德国外交部的政治报告中写道:“英国政府打算在苏台德德意志人问题上打开同德国合作的道路”。……张伯伦一伙认为,为了避免战争,除了弄清希特勒在欧洲到底有哪些要求,并尽可能予以满足外,别无他法。
英法政府害怕法西斯侵略危及自己的利益,总想把它从身边引开,鼓励法西斯德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东方,去攻打苏联,让苏德互相厮杀,而它们自己“坐山观虎斗”。
——朱贵生、王振德等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材料二:美国的中立政策是在和平主义与孤立主义盛行的大背景下出笼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同其他国家一样盛行和平主义思潮,这种思潮为美国传统的孤立主义政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早在独立不久,美国就确立了其孤立主义的外交
政策,孤立主义从此成为长期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一种思潮。
1935年8月,美国国会在罗斯福总统的要求下通过了第一个《中立法案》,禁止向一切交战国输出武器。《中立法》颁布不久,罗斯福就在意大利对埃
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中援引了该法,宣布向交战双方禁运军火。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前英法推行的外交政策及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政策的具体表现。(9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实行中立政策的原因,
并分析其实质和产生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1)、外交政策:绥靖政策(2分)
原因:(1)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避免战争;(2)把德国的侵
略矛头引向苏联。
(4分)
表现: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未受到国联制裁;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没有受到真正的制裁;西班牙内战,采取“不干涉”政策;慕尼黑阴谋等。(3分)
(2)、原因:和平主义,孤立主义。(2分)
实质:绥靖政策。(2分)
影响:使埃塞俄比亚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纵容了意大利的侵略。(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右边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A.“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争结束
D.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1943年战争形势,北非战场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苏德战场上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国。“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是在1944年,A项不能据材料获得。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 年9 月慕尼黑会议后,张伯伦回英国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
材料二? 1939年7月24日,英日双方签署了《有田—克莱琪协定》,规定:英国“完全承认”日本造成的“中国之实际局势”;承认日本在其占领区内享有“特殊之要求”;允诺“凡有阻止日军或有利于日军之敌人之行动与因素”,英国“均无意加以赞助”。
……1941年3~12月美、日进行秘密谈判,谈判中美国承认伪满政权,同意日本延缓从中国撤军等。
材料三? 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我们与希特勒或他们的匪帮永不会谈永不斡旋,我们将在陆地上,海洋上,天空中与他们战斗”?——《丘吉尔回忆录》
(1)对于慕尼黑会议毛泽东说,张伯伦是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请用1938年到1940年的史实来证明毛泽东的评价。(4分)
(2)《有田—克莱琪协定》又被称为远东慕尼黑,请分析其实质。(2分)
(3)材料三与材料一、二对比,英国的政策发生什么变化?各举一个战例说明英国在“陆地上、天空中”与德国作战。(3分)
(4)材料二中美国的做法显然不利于中国,但中国的抗战却对其他反法西斯国家起积极作用。试分析1941年的中国战场对苏德战场与太平洋战场所起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德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先进攻了波兰和法国,并很快灭了法国。1940年7月,德国实施海狮计划,对英国发动不列颠之战。(4分)
(2)出卖中国利益,与日本达成妥协,维护英国在远东的既得利益。(2分)
(3)纵容侵略到坚决抵抗。
北非阿拉曼战役、击碎海狮计划或德国的空中闪击行动失败(3分)
(4)1941年中国的抗日使苏联避免两线作战,延缓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美国赢得了全面备战的时间。(4分)
本题解析:本题整体上考查的是二战的背景和基本过程。属于教材知识的记忆。
(1)张伯伦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实际上表明的意思是绥靖政策实际上是对自己利益的损害。结合相关的历史事实,德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先进攻了波兰和法国,并很快灭了法国。1940年7月,德国实施海狮计划,对英国发动不列颠之战。上面的事实证明了毛泽东的评价。(2)根据二战的事实,《有田—克莱琪协定》又被称为远东慕尼黑,其实质是出卖中国利益,与日本达成妥协,维护英国在远东的既得利益。(3)根据材料三“我们与希特勒或他们的匪帮永不会谈永不斡旋,我们将在陆地上,海洋上,天空中与他们战斗”可以推出英国的政策由纵容侵略到坚决抵抗。(4)考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的作用。结合教材的原文,1941年中国的抗日使苏联避免两线作战,延缓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美国赢得了全面备战的时间。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