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一九一四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
(1)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国际关系背景。
材料二:希特勒总是在各种演说中不断地提醒德国人民,不要忘记祖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遭受的奇耻大辱,……德国人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忍受着饥饿和骚乱的威胁。他宣称,“今天我们看到的一切人类文化、一切艺术、科学和技术的果实,几乎完全是雅利安人的创造性产物。”“只有雅利安人才是高于一切的人类的创始者。”为争取雅利安人后裔——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间,必须消灭“非我族类”的劣等民族。希特勒咬牙切齿地叫嚣着:“民族不是由于打败而毁灭的,却是由于丧失任何抵抗而毁灭的。只有用武力的形式把争取独立的思想付诸战斗行动之时,民族的迫切愿望才能得到圆满的实现。”“我们认为对付暴力只能用暴力。”
(2)根据材料二,分析希特勒骗取民众信任夺取政权的主要法宝是什么?除此之外希特勒上台的原因还有哪些?
(3)由材料一、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材料三:1919年5月在英法的指使下希腊入侵土耳其,土耳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土耳其民族主义者凯末尔领导人民进行了一场抗击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运动。在人民的支持下,凯末尔建立了新的民主共和国,推翻了苏丹政权,赶走了外国侵略者,同时发展民族经济,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
(4)指出材料三反映出的凯末尔革命中民族主义的目标。
材料四:在当今世界,随着冷战的结束,全球化的加速,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的接触空前频繁,其相互差异与矛盾亦更为凸现,民族主义思潮再次高涨。
(5)据材料四,分析在当前形势下,应该怎样对待民族主义思潮?
参考答案:(1)本民族利益至上,排斥敌视其他民族。或打着民族利益的幌子,发动对外战争,掠夺他国财富。帝国主义之间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矛盾激化,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⑵复仇主义、民族主义。经济危机严重打击德国,垄断资产阶级支持建立一个独裁政府。德国经济实力有限,无法用经济手段摆脱危机,因此选择法西斯道路。德国通过王朝战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为法西斯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土壤。
⑶民族主义是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之一。
⑷民族独立、民族富强(或民主共和)。
⑸民族主义是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发挥其积极作用,维护国家独立和实现民族振兴;克服其消极作用,反对借民族主义旗号挑起战争。
本题解析:第(1)问需据材料一概括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然后分析狭隘民族主义产生的国际关系背景,包括一战发生的原因和一战的爆发。第(2)问可回忆课堂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作出判断,然后分析希特勒上台的其它原因。回答第(3)问有一定的难度,“民族主义是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之一。”教材上没有涉及这一观点,但这是杨宁一教授著作中的观点。材料一、二表述的都是狭隘民族主义,都与战争有关,由此可得出这一结论。第(4)问据材料概括作答。第(5)问据前面的结论分析民族主义的两重性,肯定其积极作用,抨击其消极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迟到的祝福,而对于当时法西斯侵略的形势来说,它的来到又可谓是姗姗来迟。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法西斯的侵略已严重威胁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B.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其形成起了催化剂作用
C.其形成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它的形成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从而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根据下图信息判断(注:图片外圈的文字为TheUniteD、NA、tionFightForFreeD、om),该旗帜代表?

[? ]
A、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联合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避免战争,捍卫和平,是人类不懈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西斯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这不是说要消灭德国、意大利、日本的所有居民,但是确是要消灭这些国家里的基于征服和奴役其他人民的哲学思想。
——富兰克林·罗斯福于1943年初卡萨布拉卡会议
我们力图审判的这些罪恶,曾是被精心策划的、是极端恶毒的、是充满破坏性的。人类文明无法容忍它们被忽视而不接受审判,更无法容忍它们再次卷土重来。
——1945年美国大法官罗伯特·杰克逊《纽伦堡审判总起诉书》
材料二? 1953年西德通过《战争受害国赔偿法》,截止2000年,德国赔偿总额超过1500亿马克。
1963年震惊世界的奥斯维辛审判在法兰克福举行,引起德国全国上下对过去清算纳粹做全方位的反思与自省,引发了六十年代对纳粹历史认识的大辩论。
1994年9月,联邦议会通过《反纳粹和反刑事犯罪法》,在法律上限制了一切纳粹标志和符号,更禁止对纳粹头子希特勒以及任何战犯的宣传活动。
2012年1月27日——联合国所规定的“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德国对死难者降下半旗,总理默克尔发表讲话表示:德国对纳粹罪行要“承担永恒的责任”。
2013年8月,将近2000张海报出现在德国柏林、科隆和汉堡的街头以及橱窗、地铁站等处,“通缉”在世纳粹战犯并悬赏线索,用德文写到:“迟了,但还不算太迟……”
——《深度国际·警惕“东方纳粹”复活》
(1)依据材料一,概述美国对法西斯轴心国处理的基本原则。(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德国“同纳粹划清界限”的行动及其历史启示。(6分)
参考答案:
(1)法西斯国家必须无条件投降;清除法西斯存在的思想基础;防止法西斯卷土重来,捍卫人类文明。(4分)
(2)行动:通过立法进行赔偿;进行全方位的反思与自省;清除法西斯标志语影响;正视历史承担责任等。(4分)
启示:只有正视历史、深刻反思、勇于承担责任,才能最终避免战争,重塑大国形象。(2分)
本题解析:
(1)该问考查对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一的关键信息“法西斯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要消灭这些国家里的基于征服和奴役其他人民的哲学思想”、“更无法容忍它们再次卷土重来”,概述美国对法西斯轴心国处理的基本原则。
(2)二战结束后,德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同纳粹划清界限”:如通过《战争受害国赔偿法》;对过去清算纳粹做全方位的反思与自省;在法律上限制了一切纳粹标志和符号;对纳粹罪行要“承担永恒的责任”。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的问题,考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⑴美国的中立政策禁止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是公正的政策?
⑵英法为首的国联宣布意大利是侵略国,对它实行制裁,对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战有极大的帮助
⑶绥靖政策的实质是自私自利、姑息养奸
⑷西班牙人民孤军奋战,抗击叛军和德意法西斯?
A.⑴⑵⑶⑷
B.⑴⑵⑷
C.⑵⑷
D.⑵⑶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其中美国的中立政策不是公正的,英法的行为没有给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战有帮助,西班牙的抗战不是孤军,所以只有⑶正确,其余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