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7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6所师大部分师范生免费上学,条件是毕业后回生源地从事中小教育10年,这样做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对教育的投资
B.支持落后地区教育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加强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题干关键词“从事中小教育”即基础教育。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是
[? ]
A.欧盟
B.石油输出国组织
C.东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向,儒、佛、道三家逐渐融合。“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这一观点体现的是
A.佛教与道教的融合
B.儒学与佛教的融合
C.三教的融合
D.儒学与道教的融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含义是不管身处朝堂还是隐身山林之中,圣人的社会职责不会变化,即要心怀天下安危和黎民幸福,这也与范仲淹的名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相似,庙堂和山林分别是儒家建功立业和道家修身养性的场所,所以材料中的观点体现的是儒学与道教相互融合,答案选D,A B C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
点评:魏晋时期是儒学第一次面临外来文化挑战的时期,佛学的传入和广泛传播使儒学的发展遭遇极大风险,儒学能否融合佛学思想是儒学能否再次创新的一次重要机遇,同时也是儒学正统地位能否巩固的重要一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清末新政开始,官费、私费留学的高潮掀起。当时的留学地域,英美德法俄各国皆有,但东渡日本者占90%以上。1905年留日学生激增,一年后达到12000余人。当时中国这种留学教育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促使清朝政府的改革运动不断深入
②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③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准备了大量人才
④推动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据记载:1903-1908年,中国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为21.1家。而在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就有41.3家,1916-1919年更是达到年均24.6家。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清政府放宽了对民建设厂的限制?
②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实业的法令
④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的背景。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是在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而从本题材料中给出的时间来看,处于辛亥革命之后,一战期间。故应为“短暂的春天”的背景。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