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福建省依山面海,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福建沿海展示了古代到近现代的部分海洋历史,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福建海商在两宋时期已崛起为国内沿海商人的代表,在国内区域间贸易、与海外诸国远洋贩易中具有重要影响,这已为宋人所认可,也为现代学者的不断深入研究所确证。?——刘文波的《宋代福建海商崛起之地理因素》
材料二 ?这时的海洋已经是武装的海洋,西方殖民者的枪炮,决定此时的海洋贸易必须有武装保卫。但是中国商人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海商集团还是崛起了。这其中的代表就是郑芝龙的武装海上集团。1633年,郑芝龙在金门料罗湾与荷兰人的舰队决战,打败荷兰人,从此荷兰人退出福建沿海。郑氏海商集团的崛起,中国人第一次有了武装对抗并战胜西方殖民者的庞大的海商集团,给了中国又一次开创海洋文明成为海洋大国的机会。
?——单之蔷《海洋大国,中国两次错失机会》
材料三1840年,英国舰队从海上敲开了中国国门,由此拉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20年后,英法联军再次用坚船利炮突破中国的海上藩篱,然后驱兵北京城。1884年,法国舰队肆行于东南沿海,福建水师惨遭败绩。10年后的甲午战争,更是上演了一幕历史大悲剧,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几年后,八国联军的炮舰又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此后的中国,更是国门洞开,有海无防;外国军舰在中国的领海和内河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地。
——《中国近代海权的历史反思》
材料四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于每年9月8日至11日在中国厦门举办。投洽会以“突出全国性和国际性,突出投资洽谈和投资政策宣传,突出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突出对台经贸交流”为主要特色,投洽会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寻求境外合作伙伴架设金桥。
材料五英国蕾莱爵士更直截了当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可以控制世界财富,最后也就控制了世界。”
——摘自《太平洋上的较量》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二中福建海商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在以后驱赶荷兰人中有哪些伟大的壮举?但“开创海洋文明成为海洋大国的机会”后来被清王朝葬送了,为什么?导致了什么恶果?(6分)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福建省失去哪些海权、主权(至少四例)(3分)
(3)材料四中的9.8“投洽会”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87年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除“对台经贸交流”外,还有哪些突出表现?(3分)
(4)读材料五,你有何感想?(2分)
参考答案:(1)①特点:福建海商在两宋时期已崛起,活跃于国内外贸易;有顽强的生存能力;武装对抗西方殖民者;与时俱进(2分,任答2点即可满分)
②收复台湾(1分)
③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2分)
④恶果: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了中国在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1分)
(2)1842年福州、厦门开放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外国传教士传教权等特权;《马关条约》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等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3分任答三例)
(3)趋势:全球化、区域化(1分)
表现:两岸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频繁;海基会和海协会商谈达成九二共识;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通” (2分,任答2点即可满分)
(4)海洋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海洋与国家的历史命运休戚相关,和民族的生存发展紧密相连,应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加强海防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国家实力。
(2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共八大?中共十二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
A.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B.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科学发展
D.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基层民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考查了党的八大、十二大、十四大和十五大的有关内容。根据教材内容,1956 年中共八大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等内容;1982年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1992年十四大明确了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了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 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我党 的指导思想。据此B项符合题意。根据以上分析,ACD项均不符合题意。
点评: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后几次重要的会议要把握:二大确立了民主革命纲领;三大通过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八大做出了我国主要矛盾的论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方针;十二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十五大依法治国思想;十六大三个代表作为我党指导思想;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指导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当前印度的经济状况是
①已经建立起部门齐全的工业体系?②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
③科技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 ?④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印度经济并未出现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故排除④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面是“1920——1936年中国工业发展水平估算表”(单位:亿元)材料表明
年份
| 工农业总产值
| 工业总产值
| 占工业总产值中的%
| 占工农业总产值中的%
|
近代工业产值
| 手工业产值
| 工业总产值
| 近代工业
| 手工业
| 近代工业
| 手工业
|
1920
| 219.03
| 10.66
| 43.17
| 53.83
| 19.8
| 80.2
| 4.9
| 19.7
|
1936
| 306.12
| 33.19
| 73.71
| 106.89
| 31.0
| 69.0
| 10.8
| 24.1
|
A.该时期近代工业有所发展? B.抗日战争前夕中国的工业化基本完成
C.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无足轻重? D.列强的侵略中断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表格数据,从近代工业产值的变化可以看出1920-1936年近代工业有所发展,A项正确;但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较低,B项不对;从手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可知C项错误;D项材料没有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分思想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播手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天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
——苏格拉底
(1)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对古典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2分),并说明其拓展的主要目的。(2分)?
材料二

(2)根据图中美术作品的特征,判断它们产生的历史时期及其反映的主流思想。(2分)指出它们的作者和康有为宣传思想文化手段的相似之处(2分),分析产生这种相似之处的共同因素(4分)。
材料三?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的相同点,他们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时代潮流?(6分)
参考答案:(1)内涵拓展:(从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到)关注人的美德,注重改善人的心灵;重视对人的教育。(2分)目的:培养公民的道德价值观,拯救城邦(克服直接民主制的弊端).(2分),
(2)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思想:人文主义。(2分)
手段: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2分)
因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弱小;旧的势力(封建教会、封建专制君主势力)强大。(4分)
(3)相同点:都反对专制,都主张民主和法制;都提出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潮流:民主主义潮流(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科学与理性主义潮流。(2分)
本题解析:第(1)问实际回答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观点和影响,要注意根据材料回答“内涵拓展”,根据所学回答“目的”。第(2)问,图中的两幅美术作品充分展现人性的美,应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反映了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披着宗教的外衣,康有为借助孔子的权威,目的都是宣传新思想;“共同因素”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分析不利的因素即可。第(3)问,“思想的相同点”可以从材料中直接概括;潮流可以回答民主主义、理性主义等。
点评:人文主义是古希腊时期起源的一种以人为核心、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思潮。这种思潮在中世纪受到埋没,但是在14世纪开始复兴,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得到进一发展,17、18世纪发展到成熟,进入到理性阶段。人文主义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的解放和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