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北魏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这里的调是指(?)
A.田租
B.户税
C.丁税
D.徭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调”是指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北魏的指的是农民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绢帛等物。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
A.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
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
D.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俄国1861 年农奴制改革中废除了农权制,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的生活。A项获得一小块份地不是引起农民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农奴获得解放后,还要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还处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之下。C、D不符合史实。故选B。
考点:1861年农奴制改革
点评: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
1、对国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缓和了国内社会矛盾。改革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等。?
2、对农民:改革也使农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农民的政治地位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等。?
3、对统治者:这次改革是由沙皇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不可能触及到沙皇专制的统治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商鞅变法首先着手于( )
A.发展农业生产
B.废除“世卿世禄制”
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D.普遍推行县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富国强兵,为了实现强兵,必须首先实现富国,所以,商鞅变法首先从发展农业生产开始。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商鞅变法提倡“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认为北宋王安石“用革命性的全盘改革,来挽救宋帝国……”。
(1)依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所体现的经济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在理财方面取得的成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二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演变,折射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①重商主义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一个国家的财富必不可少的是贵金属如金银等。它如果没有责金属矿藏,就要通过贸易来取得。第二,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即出口必须超过进口。当时欧洲国家大多数拥有殖民地,可以作为出口商品的市场和原料的供应地。殖民地不得发展制造业,殖民地同宗主国之间的商业应该由宗主国垄断。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
②亚当·斯密着眼于他所观察到的尚未出现工业革命的世界经济,首次系统分析了国民财富产生、分配与持续运转的内在规律。他认为人类利己的动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暗中推动一切经济行为,同时强调政府应尽可能少地干预,并给予贸易自由的发展。亚当·斯密在经济学界中拥有近乎于神的地位,迄今为止,他的思想仍是所有主流的经济学理论必须参考借鉴的基础。
——摘自陈星(国富论序言)
③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基本思想是只有通过扩大”需求”,才能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加强政府的调节,经济衰退时,扩大政府开支、实行减税,甚至搞赤字预算和发行公债,扩大总需求。经济高涨时,紧缩政府开支、增加税收、减少总需求。货币政策则要用以支持财政政策,作相应的调整。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教学参考书)》
④ 2O世纪七八十年代,撒切尔政府“反对过去那种在国家干预之下靠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和提高消费来刺激经济发展的做法,而采取了控制货币发行量、遏止通货膨胀、减少国家干预。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办法,来扭转英国经济衰退。在一次回答‘你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的问题时,撒切尔夫人毫不犹豫地说:‘我唯一能给你的就是:让你更自由地为自。己做事。…
——摘自薛兆丰《撒切尔主义的终结》
(2)概括材料二中四种经济思想的主张,并分别说明它们是如何适应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三 1979年以后,新加坡的经济开始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实行工业技术升级.发展资本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建立高技术、高附加值、竞争力强的新兴工业,并优先发展通讯、金融和咨询等服务业。同时继续发展科技教育,培养自己的高素质人才。新加坡的高技术产业年均增长率达到30%,高科技队伍20年间增加了12倍。80年代,新加坡成为东南亚高科技人才密度最高的地区。1988年,新加坡的黄金外汇储备增至401.37亿美元。1990年,新加坡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外汇交易市场,新加坡港也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新加坡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旅游业非常发达。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教学参考书)》
(3)依据材料三归纳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三则材料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有何借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经济思想:重视农业,奖励耕织。政府增加了收人,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开辟为良田,减轻了农民负担。
(2)重商主义主张通过对外贸易、鼓励出口、掠夺殖民地并压制其经济发展以获取财富.适应了资本主义早期原始积累发展的需要;亚当·斯密主张自由贸易。减少政府干预,适应了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需需要;凯恩斯提倡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适应了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后,撒切尔夫人主张减少政府干顶,发挥市场作用,以扭转英国经济衰退。
(3)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培养科技人才;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优越的地理位暨促进经济发展;
(4)借鉴:国家要不断调整经济政策以适应经挤发展的需要;经济理论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北魏推行均田制的直接受益者是
A.贫苦农民
B.鲜卑贵族
C.汉族地主
D.封建国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北魏政权的均田制主要的目的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通过满足农民的土地需求,缓和社会矛盾,缓和统治,因此受益者最直接的是国家。故选D。AB项也是受益者,但不是直接受益者;C项和均田制无关。
点评:均田制是封建国家把无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耕种,让他们承担徭役和赋税。北魏实行的均田制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通过实行均田制,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同时增加了政府的收入。随着土地兼并的盛行,均田制走向瓦解。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