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缪(miao)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师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前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午,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 (6分)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句) (5分)
(3)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4分)
(4)据材料四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有何认识?(7分)
参考答案:
(1)法家思想。秦孝公的支持、赏罚分明、公平无私(6分);(2)按军功授爵;奖励农耕;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削夺旧贵族特权;废井田、开阡陌(5分);(3)社会秩序安定,国力增强;旧制度被废除,社会各阶级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4分)(4)变法触动了就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政治支柱。(4分)改变旧制度的改革总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换取社会的进步。(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1)再现教材所学,可知法家思想是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认真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根据“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等可判断其变法成功是因为有最高统治者支持以及公平无私。(2)注意从材料中概括得出,可依据“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缪(miao)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进行概括不要照搬教材。(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进行概括归纳,解题主要抓住“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等句进行提炼概括即可。(4)认真研读材料四抓住有效信息点“商君相秦十午,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进行概括即可,对于认识可结合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以及商鞅的结局进行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商鞅变法中废除了许多旧制度,实行了社会性质的转变,其中得以保留的是
A.井田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商鞅变法强调加强以国王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因此王位世袭制得意保留,A项商鞅变法中井田制被废除,B分封制和D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遭到极大的削弱,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具体举措的重要影响,高考对其的考查角度多样,主要突出其对秦国统一中国的奠基作用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它实现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是一定程度上的经济革命和社会革命,对后世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成功地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宋史·王安石传》载“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日:“安石乱天下!”。这主要是因为王安石变法?
[? ]
A.因为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现象
B.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C.出现一些地方官吏拒绝执行新法的情况
D.与辽西夏用兵导致财政负担过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容斋随笔》说:“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独秦不然……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原因之一
B.秦国对人才的待遇高于其他六国
C.战国时人才不能自由流动
D.秦国只任用外来人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秦国完成统一的主要原因之一——人才的因素。从对材料的理解和比较六国和秦国用人的不同可以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历史发展来说是一个分水岭,这次变法实现了秦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这一观点最主要的依据是变法措施中的哪一条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战国时期是封建时期的确立时期,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土地的私有制,这是最主要的依据,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是最主要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