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人类社会是在矛盾冲突中不断向前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年10月12日为“哥伦布日”,是一些美洲国家的节日。“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高声赞美之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
(1)哥伦布最重要的历史活动是什么?在评价哥伦布时,布什与查韦斯为什么会尖锐对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2)有人提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依据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指出,对经济全球化有哪两种对立的观点?各自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有关调查显示,在造成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中,有80%是发达国家在最近二百年的发展中排放的。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京都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2009年底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议题上分歧严重,在最终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
(4)发达国家为什么“在最近二百年的发展中”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材料说明,世界各国对应对气候变化有哪些共识和分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历史活动:开辟到美洲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布什:新航路的开辟将世界的发展由孤立推向统一,推进了人类近代社会发展。查尔斯:新航路的开辟同时也给美洲带来了种族灭绝的灾难。
(2)依据: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两极格局的解体;各国普遍建立起来的市场机制;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区域集团化的加强;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3)观点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据: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观点二:是发达国家进行新殖民扩张的手段。依据: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4)经过两次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确立主导地位,蒸汽机、重工业、新兴化工和石油工业和新式交通运输业的日益发达。
(5)共识:减少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分歧:在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方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著名史学家胡绳说:“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那十年间也有不属于文革的成就。科技方面的成就,外交方面的成就,这些都是大家看到的。”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这一观点?
①原子弹爆炸成功②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③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④中日邦交正常化⑤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⑥培育出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革时期即1966—1976 年十年中新中国取得的科技、外交成就。①发生在1964年,⑤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分别属于十年探索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的成就。故选D。
点评: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时 间
重?大?成?就
作?用?与?意?义
1958年
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标志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1967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70年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3年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1983年
2002年
“银河”巨型计算机超级计算机
中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高性能计算机开饭应用的重大突破
2003年
“神五”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朱熹借用佛教“月印万川”说,强调“本只是一个太极,而万物各有秉受,又自各全县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这样,朱熹便将个别与一般绝对对立起来,朱熹想以此论证(?)
A.中国传统社会“尊卑贵贱”等级社会的合理性
B.理是无所不在,看的见,摸的着
C.佛教和儒家思想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可得出朱熹的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这种现象发始于(?)
A.秦朝
B.汉代
C.宋代
D.清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观点,因此选B。
点评: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等是高考考察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从命题角度上看,侧重于考查考生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途径和影响理解和知识应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后,墨西哥由进口提供的粮食供应比例从1992年的20%增长到1996年的43%。在协定签署18个月之后,墨西哥4千万人堕入赤贫状态,两个农民中就有一个吃不饱。由此可以推断墨西哥①农业歉收②进口粮食价格低廉③进口粮食价格昂贵④农业生产落后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