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
——孙中山《告各友邦书》
材料二?“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
——《孙中山集外集》
材料三?“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示十分钦佩,并愿中俄两党共同团结奋斗。”?
——孙中山致列宁和苏维埃政府电
材料四?“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持。”?
——孙中山1924年国民党“一大”中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革命”是什么活动?孙中山的让步收到了成效吗?为什么?(3分)
(2)材料二中说中华民国有“被淹死的危险”,试举一例说明。(1分)
(3)材料三中的“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指的是什么?“中俄两党团结奋斗”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
(4)从材料一到四,孙中山对列强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活动:辛亥革命(1分)?
成效:没有(1分)
原因:因为帝国主义不愿中国走向强大和独立,必然干涉和破坏革命。(1分)
(2)举例: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1分)
(3)“艰苦斗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1分)
影响: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接受共产国际的建议,与中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发动国民大革命(3分)
(4)变化:由辛亥革命时的对列强抱有幻想、对列强妥协退让到大革命时期的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2分)
原因:列强对辛亥革命的破坏和干涉,扶植袁世凯攫取胜利果实使孙中山抛开了对列强的幻想。十月革命的启迪、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使孙中山进一步认清了列强的侵略本质,提出了反帝反封的新三民主义。(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甘地认为,“以牙还牙”的报复原则,只能导致人类丧失理智,暴力只能孕育暴力,应当以仁慈来改造人类,他还说:“我相信菲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这就是不合作的非暴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坚持非暴力的不合作主义”。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主张用和平和合法的手段进行斗争
B.“非暴力抵抗”不是对敌人的屈服
C.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D.提倡用仁慈来换取敌人的妥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孙中山遗嘱中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下列最典型地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 )
A.发表《北上宣言》,谋求国家和平统一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提出三大政策
D.废除不平等条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接近75万人前往当时的公祭地点北京中央公园追悼。当时中国最大的报纸上海《申报》评论说:“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国政界中之人格,不屈不变,始终如一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孙中山在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信
B.孙中山一生为实现民主共和而斗争
C.孙中山信仰坚定,不屈不挠
D.孙中山与中共的合作开辟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因而在逝世时受到国人的无比崇敬,结合所学不难判断A B C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D项说法错误,中共的成立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即“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关于亚洲觉醒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属于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B.具有反封建反帝斗争的性质
C.革命斗争大都获胜,但不彻底
D.是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