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会议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孔子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材料三 “不知自己的过失是最大的病痛”“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地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亚里士多德的人格品质。他在伦理学方面与孔子有何相似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浯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表明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 ]
A.启发诱导
B.温故知新
C.循序渐进
D.因材施教
3、判断题 以下对雅典学园的描述,最能体现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是
[? ]
A.努力探索自然的奥妙
B.系统学习哲学
C.自由探讨和追求真理
D.自由选择科目
4、判断题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给后人留下了这一名言。下列各项中能充分体现他是这一名言的忠实践行者的是
[? ]
A、与柏拉图就哲学问题展开辩论
B、坚持用三段论进行研究
C、创立阿卡德米学院
D、提出“中庸”思想
5、判断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据《论孔子思想》
材料二 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问题: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