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友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等。这说明( )
A.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
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
C.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D.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交通近代化发展过程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反映的是伴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交通规则在朝着世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租界当局指的是外国人管理,故A项错误;B项和C项错误。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材料一? 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指出:“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材料二?据报道,吕秀莲在当选台湾政权副总统那一天,即对外表示,台湾和大陆“在血缘方面,在历史上是远亲,在地理上是近邻”,“台湾,中国,一边一国”。不久,吕秀莲接受香港一家无线电视台的专访,不仅重弹其“无亲近邻”老调,更顽固声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海峡两岸是“两个华人国家。”
材料三?据《中国外交》记载,1971年10月,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驱逐了台湾当局的代表,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和一切合法权利。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160多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些国家都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为建交先决条件的,而且它们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诺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处理与台湾的关系。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构想。这一构想的运用成功
地解决了什么问题?
(2)据材料一、二,指出他们的根本分歧。
(3)近代史上,有哪些国家侵略过台湾?
(4)你认为当前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有哪些有利因素?
参考答案:(1)“一国两制”。使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得以成功解决。
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否承认一个中国)。
英、法、美、日
(4)改革开放,国力增强;“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
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
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本题解析:此题三段材料围绕“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条件及阻碍台湾
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时事热点。考查学生对有关
台湾问题相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以及准确提炼材料有效信息,进行比较、归纳、综合
等方面的能力。第一问注意分析材料内容“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就不难得出“一国两制”。第二问从吕秀莲说台湾和中国是“两个华人国家。”可以得出,第三问侵略过台湾的国家,要引导学生回忆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侵华示意图,可知道英、法曾侵略过台湾。第四问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归纳。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一本史书描述:“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组建联合国军,介入此次冲突。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的军事联合行动。”这次冲突是
A.朝鲜战争
B.柏林危机
C.古巴导弹危机
D.海湾战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抓住关键词“联合国军”、“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的军事联合行动”,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可知二战后初期形成了两极格局,美国主导联合国,组建联合国军,介入了朝鲜战争,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邓小平早在1984年就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必须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该观点着重强调的是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一个中国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
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邓小平话中的内涵,即解决台湾问题用“一国两制”,其前提是一个中国。C、项明显错误,A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注意史论结合。
点评:国两制是80年代提出来的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基本方针,最想是考虑用在台湾问题上,随着97的临近,率先用在了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上。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叶文宪先生认为“中国历史没有上帝(西方意义上的)只有皇帝”,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中西方古代政治体制不同
B.中西方古代政治相互交流甚少
C.中国古代政治与神权无关
D.中国古代政治核心是君权至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