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当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走下飞机弦梯时,前来迎接的周恩来总理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我们25年没有交往了!”此前阻碍中美两国交往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和敌对的政策
B.美国反对新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因“文革”动乱外交工作陷入停滞
D.中美两国是两个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美关系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此前阻碍中美两国交往的主要原因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和敌对的政策。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有
①市场经济制度被普遍认可和接受 ②世界各国发展军备的推动
③国际金融的发展和跨国公司的推动 ④新科技革命的发展 ⑤贸易保护主义的作用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马克思指出:“历史中的资产阶级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相互依赖为基础的世界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变成在科学的帮助下对自然力的统治。资产阶级的工业和商业正为新世界创造这些物质条件。”这一评价是建立在哪些依据基础上的?(?)
①生产力标准
②一分为二的方法
③人类文明的进步
④社会近代化角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评价方法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②是错误的;材料中没有体现这样的观点。通过排除法,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革”十年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代表着近代先进的生产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1894年考取状元,但他未贪恋官场,而是选择了实业救国之路。19世纪末,他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后又创办轮船、面粉、冶铁、银行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巨擘。
材料二 关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命运的漫画

(1)毛泽东曾说过:“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根据材料一,指出张謇在发展民族工业上的主要贡献。(2分)
(2)古人云“学而优则仕”。张謇考中状元却弃官办实业,你对此有何感想?(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张謇企业在一战期间迅速发展的原因?(4分)
(4)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及其社会根源(4分)
参考答案:(1)倡导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2分)
(2)如实业救国;身体力行;爱国;淡泊功名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
(3)辛亥革命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群众性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分)
(4)革命性和妥协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