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 阅读下列材料:
? 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由于苏联实行控制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苏联人的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平方米,为西方国家的50%;第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解决苏联社会存在的问题,50年代以后,苏联曾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结果如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又出新车了!”“又有车降价啦!”这是近来人们在媒体上见的最多的一类消息。市场价格下降和企业新车下线就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有超过10款的轿车宣布降价,另外有北京现代索纳塔等多款新车上线。表面上看,企业的行为是自发的,但是都与一只看不见的手息息相关。材料中这只“看不见的手”说明了我国在现阶段实行的是( )
A.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判断题 读“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下列对1958、1963、1973、1978年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
[? ]
A.1958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1963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赫鲁晓夫改革的提前结束
C.1973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进行
D.1978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
4、判断题 赫鲁晓夫改革的意义在于?
A.结束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影响
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C.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
D.使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5、选择题 十月革命没有首先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在经济落后的俄国,从主观上讲,最主要的条件是
A.沙皇专制腐朽落后
B.经不起世界大战的打击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D.有 1905 年革命的“总演习”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