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五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所以该题目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
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说明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广;企业家感慨,“时代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说明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所以①②正确;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③;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始终起主导作用,④不符合史实。所以本题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美国史学家说:“由于其众多的人口,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特殊问题是如何在避免忽视乡村方面的同时加强工业、如何在建设强大的国家工业的同时使乡村的民众摆脱物质上的贫困”。以下举措中最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
A、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大跃进” 运动的掀起
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
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农民并非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说明农民主动实施某种制度,改革开放前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正是自己闯出了一条农业承包责任的形式新路,符合题干意思,故本题选择D项;A、B和C均是“制度的被动接受条件下产物”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
?
A.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的进行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点是“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从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转变为在集体领导下的个体经营。A项是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故错误。B是为了纠正农村工作“左”的错误而提出。D是发展工业。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