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B.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罗斯福新政只是局部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故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说:“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位改革家分别是
A.丘吉尔和斯大林
B.罗斯福和斯大林
C.罗斯福和邓小平
D.杜鲁门和毛泽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所述,“挽救”现代资本主义、现代社会主义,这说明是现代资本主义和现代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两位改革家分别采取措施使其免于消亡。根据所学,罗斯福新政采取过去没有过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使面临危机的资本主义经济重新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邓小平创造性的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步入困境的社会主义走出发展泥潭,所以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主旨,还要掌握一定的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4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新政是美国20世纪的重要转折点。“新政”与以前的改良主义相比,有两点主要的区别,一是在范围和程度上要远远宏大和深刻得多,并且制度化、系统化。第二点是摆脱理想主义,高度实用主义。早期进步运动倡导者常常诉诸基督教义,诉诸人的良知其中还包括爱默生的“改造人”的思想。而“新政”倡导者的着眼点是改造体制,而不是改造人……为每一项计划辩护的依据不是从道义出发,而是从纯经济规律出发:设法救济穷人,增加就业等等,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买东西以维持工厂开工。
材料二?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与开放的进程如长江奔涌,不可逆转。国民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通人和、国富民强、社会和谐……中国人在这30年中创造的奇迹让世人刮目相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贡献。(12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是如何领导本国人民探索出新的发展道路使中华民族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和邓小平改革能够成功的共同因素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特点:改革的范围广、力度大;具有浓重的实用色彩(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改革经济体制为主;遵从经济规律,通过提高消费力来拉动经济发展。(答出三点即得6分)
贡献:使美国走出经济低谷;(2分)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的道路;(2分) 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2分)
(2)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对内大胆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并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在城市积极探索国有企业的改革道路,推动了国有经济的发展;对外建立经济特区,以吸引外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摸索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最终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8分)
(3)能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进行改革;敢于创新,吸收借鉴别国经验(4分,言之成理也可)。
本题解析:
(1)从材料一中的“两点”可概括其特点:即制度化、系统化,实用主义,遵循经济规律等。第二小问可结合所学史实组织答案,如:使美国暂时摆脱了经济危机,经济又重新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等。
(2)分析题干,“如何领导本国人民探索出新的发展道路”实际是要求回答邓小平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中国走向快速发展之路,以及这些措施带来的良好效果。这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大方面,结合所学史实回答即可。
(3)分析题干,要求回答两人的共同之处,可从其改革的务实精神,创新精神等方面阐述,此问可灵活对待,只要讲的有道理就可以。
点评:此题以邓小平和罗斯福的改革为中心,综合考查了他们的具体改革措施和改革的重大意义,并要求学生对他们进行客观评价,吸取优点。考查了学生的史实掌握程度、综合概况能力和比较能力,理论水平等。难度较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直接引发1929-1993年美国经济危机的是
A.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B.大批银行倒闭
C.农产品价格下跌
D.失业人数激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29年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由此引发了1929-1993年美国经济危机,也是席卷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均是经济大危机爆发时带来的严重危害的表现,这场危机也是罗斯福新政的直接背景。
点评: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带来空前的灾难,但与此同时也将资本主义社会引向了另个一更高的发展阶段。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背景及其表现;②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③传统“自由放任”政策失败的原因及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人批评罗斯福新政的措施至今对美国仍有负面影响。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负面影响”的是
A.整顿金融
B.以工代赈
C.贸易保护
D.调整工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和价格管制等措施对当时影响很大,就今天来说,美国仍然没有全部抛弃贸易保护主义。故选C。ABD项都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积极的政策,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点评:此题考查的罗斯福新政中的消极的措施,不是考查的重点。考试中往往考试的是罗斯福新政的积极的内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是罗斯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核心是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在新政中,率先建立和恢复银行信贷体系,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从而为其他各项工作的进行奠定了基础。调整工业生产,调节农业生产,建立社会保障措施等一系列的措施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的运行。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