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6-21 03:05:40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学习历史,依据一定的视角观察整理历史脉络很重要。这是一位学者整理中国明清时期时代特征的书稿提纲。 (1)请你依据他的思路补足空缺部分。(6分) 工业文明的兴起·原工业化时期亚欧诸农业文明的嬗变 一.明清时期中华文明的新变化 1.生产新变化 (1) 农业:新农作物引进 农业种植技术提高 (2)手工业:纺织:棉纺织业取代桑蚕之业成为主要的家庭副业 2.商品经济的发达: (1)市场网络的形成和全国性统一市场的构建 (2)以日常消费品为大宗商品的长途贩运发达 (3) ① (4) ② (5) ③ 3.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 (1)手工业: ④ (2)农业资本主义因素出现 4.专制主义的统治:君主摆脱相权的纠葛,罢免官僚机构之首的宰相 5.知识分子的新动向:从学术批判向政治批判转变,形成党、社 6.城市居民运动:明:反对矿监矿税使的斗争 清:苏州纺织工人罢工 7.新思想的出现:经济: ⑤ 政治: ⑥ 二.伊斯兰文明的扩展 (2)请为他提出一条修改意见并简述理由。(6分)
2、选择题 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①丝织品②景德年间瓷罐③唐三彩④哥窑瓷瓶⑤珐琅彩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清朝
|
3、选择题 夏、商、西周是中国的青铜时代,青铜文化辉煌灿烂,在世界独树一帜。以下不属于三代青铜文化特点的是 ( ) A.数量众多,器型丰富 B.制作精良,纹饰瑰丽 C.礼器为主,贵族专享 D.青铜工具广泛应用于生产
|
4、选择题 下表是明清主要商帮情况一览表,据此分析导致明清商帮衰落的主要因素包括( )
商帮
| 主营商品
| 形成时期
| 鼎盛时期
| 衰落时期
|
徽商
| 茶、盐、典当、瓷器、丝绸
| 明成华、弘治年间
| 17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
| 19世纪40年代
|
晋商
| 茶、盐、票号、粮食、丝绸
| 明中期
| 鸦片战争前夕
| 1862年后
|
江右商帮
| 瓷器、粮食、茶
| 明成华、弘治年间
| 18世纪初至19世纪
| 鸦片战争后
|
①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②外国商人可以直接进入内地采购
③外商在华享有贸易特权 ④封建专制统治遏制了商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综合题 农商之辩(26分)
材料一: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
(1)材料一的主张体现什么政策?(2分)结合时代背景说明些决策依据是什么?(2分)
材料二:“宋太祖乃尽收天下之利权归于官(中央),于是士大夫始必兼农桑(经济)之业,方得赡家,一切与古异矣。仕者既与小民争利,未仕者又必先有农桑之业方得给朝夕,以专事进取。于是货殖之事益急,商贾之势益重。
——(清)沈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