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4年6月4日下午,紫禁城开始了自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以后近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工程。这次大修历经19年时间,总投资近20亿元人民币。除了意大利的专家,还有来自美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的古建、文物修复、数字化技术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参与了这次大修,中国民间的传统工艺和世界上最先进的现代科技同时在大修中使用。这次故宫大修体现出:①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②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③世界文化的多元化;④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叙述,在故宫的修葺过程中,体现的是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接受到外国的援助可见在不同文化中交流中的多元化和文化的兼容性,故宫也是世界的文化遗产,但是这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所以④排除,①②③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敦煌莫高窟“飞天”的造型最能说明当时人们的观念是( ? )?
?
A.和平幸福的祈求
B.优美造型的向往
C.儒道释集于一体
D.佛教的深入人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昆曲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瑰宝,被誉为“百戏之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神庙时,始特设玉熙宫,近侍三百余员,兼学外戏。外戏,吴敌曲本戏也。光宗喜看曲本戏,于宫教习戏曲者有近侍何明、钟鼓司郑隐山等。
——(明)史玄《旧京遗事》
材料二?伯龙雅擅词曲,所撰《江东白芒》,妙艳时人。时邑人魏良辅,能喉转声音,始变弋阳、海盐为昆腔,伯龙填《浣纱记》付之。王元美(世贞)诗“吴阊白面而冶游儿,争唱梁郎雪艳词”者是也……传奇家曲剧本,戈阳弟子,可以改调歌之,惟《浣纱》不能,故是词家老手。
——(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
材料三?昆曲与明清人士关系密切之表现的最关键处,还在于它脱开‘案头’,以‘活态’的形式渗透于文人士大夫日常生活的‘场上’,双方形影不离,相互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昆曲艺术》
材料四?昆曲的长期衰微,亦正是民族精英文化的一大损失。……这股昆曲热潮如果没有更进一步的社会普及教育,是难以后继的。
——白先勇《昆曲的普及教育》
请回答:
(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明清时期昆曲得以发展的因素。昆曲于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你认为符合哪项申遗标准?(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昆曲长期衰微的原因。据上述材料,你认为该如何振兴昆曲?(4分)
参考答案:(10分)
(1)因素:昆曲艺术家的改革和创新;昆曲演员对精湛技艺的追求;统治者的喜爱;文人士大夫的推崇;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任意一点1分,最高不超过4分)
标准: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2分)
(2)原因:昆曲脱离人民群众;片面追求旋律和音乐的表现力,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2分)
振兴:创新给昆曲注入新的活力;加大宣传推广力度。(2分)
本题解析:
(1)明朝时期,昆曲流传甚广。考生可以从昆曲艺术家的努力、统治者的喜爱、文人士大夫的推崇、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分析昆曲得以发展的因素。昆曲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所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近代以来,由于昆曲片面追求旋律和音乐的表现力,脱离人民群众,导致昆曲长期衰微。所以要想振兴昆曲,必须贴近群众生活,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昆曲源自苏州昆山,元末明初在江南流传,万历、嘉靖年间达到鼎盛,著名曲目有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汤显祖的《牡丹亭》等。昆曲集音乐、表演、舞蹈、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之大成,在唱腔、配乐、舞蹈、唱词方面均有极大的艺术价值和魅力。明清之后的很多戏曲都借鉴昆曲的形式,吸取养分,说昆曲是百戏之王、百戏之师,丝毫不为过。正是由于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乃至文学史、音乐史、舞蹈史方面的卓越地位,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昆曲列入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19个项目位居榜首。
昆曲是一门盛行于士大夫阶层的高雅艺术,曲腔哀婉,文字洗练,意境幽深,明代高雅的士大夫阶层给与昆曲强有力的文化底蕴支撑。乾隆年间,形成昆曲和各种地方戏曲争雄的局面。乾隆嘉庆年间昆曲作品多为丈人学士创作并为上层社会欣赏,逐渐脱离群众,日趋衰落,而地方戏虽然不如昆曲高雅,但音调优美,语言通俗,表演生动,极受人民群众欢迎。虽然建国后我国也成立了昆剧院对昆曲继承发展,但是由于昆曲的唱词过于陈旧,曲风很难满足现代观众口味,当今昆曲在我国也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昆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保护传承发扬昆曲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由于昆曲阳春白雪的表现形式,培养持久的生存土壤又异常艰难。因此如何保护、发展这一濒危的传统文化,是一项很迫切的课题。
请回答:
①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昆曲兴起和发展的历程。(3分)
②昆曲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百戏之祖”?(3分)
③乾隆嘉庆年间昆曲在与地方戏争雄中趋向衰败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2分)
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当今昆曲面临着哪些困难?你如何认识拯救和保护昆曲为当务之急? (4分)
参考答案:①元末明初流传;万历、嘉靖年间鼎盛;乾隆年间受到挑战;乾隆嘉庆年间日趋衰落;建国后得到继承发展;当今面临危机和困境。(3分)
②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式。中国近代众多戏曲剧种都从昆曲中直接继承了很多东西,如角色制、剧本结构、表演程式,以至服饰、脸谱、道具等。(3分)
③任何艺术形式和内容脱离了人民大众,必然会被人民大众所抛弃(或:戏曲艺术要重视面向人民大众才能有强劲的生命力);要重视艺术形式和内容的不断创新。(2分)
④困难: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剧场不足;缺乏改革创新。认识:加强加深从上到下,整个中华民族对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因为只有认识到位,才能转化为自觉、积极保护昆曲的实际行动,才能有效地达到目的。(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昆曲的发展过程,注意材料信息的提炼、概括和分析,注意对一些问题的理性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敦煌飞天就是画在石窟中的飞神,它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是不长翅磅的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根据上文,无法推出的结论是(? )
A.敦煌飞天的形象在唐朝时期开始形成
B.敦煌飞天文化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
C.飞天文化可能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D.飞天文化进入中国后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