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世纪60年代的福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料也”。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兴起
B.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的束缚
C.民族工业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
D.列强在中国开办船舶制造业
2、判断题 (10分)下面所给材料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发展的一些情况,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标示①②③④曲线,分别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几种经济成份。

材料二:1872-1894、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

材料三:下图是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部分行业的经济发展指标(1933年指数为100)
?
请回答:
(1)依据产生时间及发展的阶段特征判断,材料一中代表近代民族工业的是哪一条曲线?(1分))它在中国19世纪60、70年代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2)材料二中,近代民族工业在第二时期有了较大增长,其增长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张謇等企业家在此时提出的救国口号是什么?(1分)
(3)材料三这一情形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3、判断题 (26分)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近代百年来,中国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矢志不渝,付出了巨大艰辛。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材料二 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卫城,公民集会的场所被设计成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并且是能够容纳几千人的剧院式结构,目的在于确保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见其他出席的人。

古希腊时期的剧院遗址
材料三?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近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下图记录了1833~1915年“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

——《真假共和——1912中国宪政实验的台前幕后》
材料四?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五?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的描述,能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3分)
(2)材料二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特点,但也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请分析持这种观点的最有力证据应该是什么? (5分)并谈谈这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可以借鉴的教训?(2分)
(3)据材料三指出1895~1913年“民主”、“共和”字眼出现的频率呈现什么趋势?当时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重大政治事件有哪些?(4分)
(4)依据材料四,概括毛泽东的主要观点。(2分)
(5)分析近代中国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失败的原因。(6分)指出新时期我国是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4分)
4、判断题 “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这是我国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该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还有( )
A.中国首条空中航线顺利开通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D.完成“第二次绿色革命”
5、判断题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组织的哪一场战役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并且涌现了激励中国人民奋勇抗争的英雄群众“八百壮士”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