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之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之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这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出来的基本的政治制度。
点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自治制度,调动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积极性,保证了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目前我国有五大民族自治区。与此相关的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三国时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原因表述不准确的是
A.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B.曹魏推行了屯田制
C.南北经济交流频繁
D.水利的兴修和灌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原因的分析能力。关于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因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政治局势、生产技术、水利建设、统治者的重视、劳动力资源、自然条件等,这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只要学生能够了解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从以上所列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的判断。三国时期,黄河流域实现了局部的统一,是处在区域性政权魏国的统治之下,由此很好判断C项“南北经济交流频繁”不符合三国时期南北经济关系的特点,故正确答案应选择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下列言论与亚里士斯多德思想相近的是:
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B.志不强者智不达
C.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出自法家,主张严刑峻法;B出自墨子,意思是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C出自道家庄子,意思是从宇宙本体之道的高度俯观万物,万物没有贵贱;D出自儒家孟子,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因此D符合题意。
点评:要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可以以列表的方法,进行归纳。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他是
A.苏格拉底
B.普罗泰格拉
C.梭伦
D.柏拉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所著书有《大学中庸章句》、《论语孟子集注》。”材料中据说的历史人物在儒学史上的地位是
A.奠定了儒家学派的基础
B.使儒学取得官学地位
C.更新了儒学的理论体系
D.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信息“穷理以致其知、研穷圣贤之经训、所著书有《大学中庸章句》、《论语孟子集注》”可以判断该儒学家是朱熹。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A指的是孔子;B是董仲舒;D是顾炎武;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