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经济区域集团的力量对比此起彼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美国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二战后初期,美国……从经济方面说,它虽然只占有全世界6%的人口和土地面积,却占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量的2/3,外贸出口额的1/3,黄金储备的3/4……
──刘绪贻等《战后美国史》
材料三?美国与西欧、日本经济对比表
1979年
| 资本主义世界
| 美国
| 日本
| 联邦德国
| 法国
|
工业总产值(%)
| 100
| 37.8
| 9.45
| 10.1
| 6.5
|
出口贸易(%)
| 100
| 15.2
| 6.9
| 12.2
| 6.4
|
黄金外汇储备(%)
| 100
| 15.5
| 5.2
| 14.6
| 5.3
|
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摘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的最终战略目的。(2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实现 “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的有利条件,(2分)并概述该体系实现的具体表现。(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说明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和格局呈现了什么变化?(4分)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力?(2分)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的时代背景。(4分)到21世纪初,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怎样的经济格局?(2分)
参考答案:
(1)意图:领导世界(或称霸世界)。(2分)有利条件:欧洲强国走向衰落,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2分)表现:建立起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或布雷顿森林体系,或世界银行和国际基金货币组织);建立起国际贸易体系(或关贸总协定)。(每点2分,共4分)
(2)力量对比变化: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2分)格局变化: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 (2分)影响力:西欧、日本在政治上日益摆脱美国的控制,自主倾向日益加强,严重动摇了美国在资本主义的世界霸主地位(或冲击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答任意一点,2分)
(3)背景: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分)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2分) 格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2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二战结束后美国的世界战略。依据“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可知美国的美国的最终战略目的是称霸世界。其有利条件可结合二战后国家力量对比变化来回答。具体表现为建立起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起国际贸易体系。
(2)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力量对比变化为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进而使得世界格局呈现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力西欧、日本开始摆脱美国控制,世界多极格局出现。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中国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的时代背景为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等。到21世纪初,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怎样的经济格局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以下哪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A.九届全国人大
B.全国一届人大
C.中共“十六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史实的区分;全国一届人大是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的宪法;“十六大”是提出三个代表;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提出改革开放。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表是中国纱厂1915~1919年的盈利指数,这组数据直接表明
?年份
| ?盈利指数(%)
|
? 1915
| ? -4.38
|
? 1916
| ? 7.61
|
? 1917
| ? 36.93
|
? 1918
| ? 21.43
|
? 1919
| ? 70.56
|
A.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呈现发展的势头?
B.中国纺织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C.轻工业产品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大量出口?
D.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工业的发展,通过数据的增长可以看出是民族工业的发展势头,A正确,B表述不符合事实C没有涉及政府的支持D不能表现帝国主义的干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作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在被迫害时,曾以宪法为武器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谁罢免了我的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但无济于事,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含冤逝世于开封。这说明?
A.当时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B.当时中国宪法规定国家主席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任免的
C.“文革”期间中国没有宪法
D.当时中国民主法制正在走创新道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说明对国家主席进行司法审判前必须先进行罢免程序,而国家主席的任免权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不符合“文革”期间中国民主政治的实际状况。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从世界发展潮流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最根本的影响是(? )
A.中国主权的丧失
B.中国民主革命开始
C.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D.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把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去考察,即19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代表着历史发展的进步方向。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为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世界发展潮流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政治上从专制到民主,二是经济上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经济上的近代化;三是文化的多元化,各种不同文明的冲突、交融,使整个世界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