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道,未有留意焉者也。……若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
——摘自梁启超《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材料二?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做汽车的一般。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
——摘自《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6分)
(2)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上述观点本质上对立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9分)
2、判断题 1830年,一位学者发现当一块磁铁放入电线圈中
时,会使电流流入电圈;拿出磁铁后,电流则反方向流动。这位学者是
A.爱迪生
B.法拉第
C.西门子
D.特斯拉
3、判断题 下图《荒山欠我万担粮》反映了建国后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状况。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它记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历史
B.该生产方式违背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
C.该图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D.它客观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巨大成就
4、判断题 1960年1月28日,中缅两国总理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
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中缅边界条约是新中国与亚洲邻国签
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树立了良好范例。这表明(?)
A.中国开始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中国开始重视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
C.中国与邻为善,首次打开了与亚洲国家友好交往的大门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5、判断题 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上海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有?①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②民主共和观念传播?③文明开化之风流行?④中西文化交融的表现

A.①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