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德国重新统一,是冷战结束的重要标志之一,德国分裂和统一的时间正确的是:
A.1949年,1990年
B.1949年,1991年
C.1950年,1990年
D.1951年,1991年
2、判断题 (22分)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变化莫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二 漫画《时代的标志》:Welcome to Moscow(莫斯科)。据说莫斯科的麦当劳是全世界经营最好的分店。

材料三?当《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的作者米尔斯海默用其传统现实主义理论来审视中国和平崛起时,他得出了中国不可能和平崛起的结论。而美国著名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批驳米氏的观点时称,当理论已经与现实不符时,应当修正理论,而不是改变现实。……事实上,在中国崛起开始受美国战略界关注之时,也正是中美关系在“9·11”之后进入了一个新蜜月期之日。崛起大国必定要同霸权国家走向冲突的理论明显与事实相悖。…… 传统现实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支点是,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及国家发展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这必然导致国家之间会为了争夺资源而战。那么,这个矛盾是否无解呢?美国兰德公司研究员查尔斯·沃尔夫曾提出“宇宙空间论”,认为:正像宇宙空间是不断扩展的一样,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一个国家的“和平崛起”将扩大其他国家可占领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空间。……
——刘建飞《中美关系:走出大国政治的悲剧》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说“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4分),并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6分)
(2)材料二漫画体现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政治背景。(2分)
(3)归纳材料三作者的主要观点(4分),并用史实予以论证(4分)。
3、判断题 下列内容不属于“冷战”后,国际关系中的新矛盾、新冲突的是(?)
A.南斯拉夫联邦解体
B.拆除玻璃墙
C.美国轰炸南联盟
D.“9·11事件”
4、判断题 (26分)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
材料一?贾思勰:“秦孝公用商君。急耕战之赏。倾夺邻国而雄诸候。”
材料二?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反复的过程……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然后,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胜者或暂时胜者一方将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性的进步。
——摘编自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材料三?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1891年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李大钊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教程》
材料四? 201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来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孝公为实现其理想目标而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17——19世纪法国社会的相关史实,简要说明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李大钊对于儒家思想的观点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政治理想的一致性。(8分)
(4)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背景方面简要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现“中国梦”伟大理想的有利条件,以及中国政府为此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6分)
5、选择题 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A.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夺取霸权
B.美国极力遏制苏联,苏联与美国相抗衡
C.美、苏在处置法西斯态度上都一致
D.苏联要争当霸主,但战后重建依靠美援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