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是(?)
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B.只有宪法才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
D.表现的阶级属性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我国政体是新民主主义性质,权利、义务都是人民所享有的。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国家,而且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故选C。
点评: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诸其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A.促进了市场繁荣
B.有利于普及西装
C.淡化了传统等级
D.交际活动增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国古代,服装是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而到了近代,只要具备经济条件,就可以穿得很好,无论地位高低以及从事何种工作,从社会作用来分析,说明了服装使传统的等级尊卑观念发生了改变。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虽然对美国关税下降率远小于美国对墨西哥下降比率,但大量产品的涌入,仍然使墨西哥经济受到巨大冲击。这最能说明
[? ]
A.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侵略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面临挑战
C.墨西哥经济实力较差
D.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弊大于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栏目出了这样一道题,“□□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问□□应该是哪位思想家?(?)
A.孟子
B.墨子
C.韩非子
D.老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材料主要阐述了自然界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一切要顺应自然,不可违背自然,“何劳人为乎”体现了“无为”的思想,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材料思想与老子的思想相一致,因此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流行语是一个社会的“口头禅”,往往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记。下列哪一选项中流行语体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代特征? ( )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放卫星、合作社、大锅饭、大跃进
B.市场体制、知识经济、因特网、绿色食品
C.“个体户”、“万元户”、“一国两制”、“中国特色”
D.“申奥”、“入世”、“和谐社会”、“就业”、“拆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放卫星,吃大锅饭。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九十年代,还提出了知识经济,因特网引进中国,饮食安全受到关注,提倡绿色食品。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82年中共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