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战国时期有一个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个流派应是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2、判断题 我国人口特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珞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C.人民当家做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D.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说一个经济从他起飞开始,他无非是树上结什么,他摘什么,地里埋什么,他挖什么,然后把它卖出去,维持自己的生计。这是最原始的一种结构。如果经济再往前走一点,他就可以把这些挖出来的、摘下来的、地里长出来的进行加工,再把它出售,这个时候,应该说他的总体经济就往前迈了一步。再往前走,他会加工别的国家的原料,他会利用别的国家的要素,来加工来自别的国家的原料,然后卖向世界市场,赚取他自己所需要的钱。如果经济再往前发展,事实上他已经没有什么商品再卖给你了,他可以卖给你制作商品的工艺,他可以卖给你制作商品的标准。再往前走一步,他卖给你的无非就是他脑子里的胡思乱想了。
——黄卫平《经济全球化及其格局》
(1)据材料一概括,世界商贸活动的发展从最初到现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你生产的硬体东西越多,你要承担的这种无形损耗的损失,它会越大。而高一个层次的产业结构,它脑子思维的速度,一定快过你产业更新的速度,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你与他的差距不是越来越缩短,而是某种程度上,相对而言,越来越扩大。这是一种产业格局,就确定了我们所讲的全球化这样子一种格局的定位。所以在世界经济中间,大家可以看到,美国他之所以强大,是跟他产业本身有相当大的这种关联的。……所以美国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利益获得者。
——黄卫平《经济全球化及其格局》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说“美国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利益获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巨大的贸易逆差本身,它也意味着是一种力量。你琢磨一下,今天这个世界贸易的格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平衡掉之后,还处于贸易逆差的,一个是非洲,一个是美国。美国的贸易逆差,数字极大。你换一个角度,逆向思维一下,这个贸易逆差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是世界商品的最终实现者。比如说一个国家,它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能够达到一万亿美元的话,而其中10%或者将近10%,都需要在美国这个市场上去实现,直接的,间接的,你说是我卖东西的更为强大,还是他买东西的相对更为强大,如果他不要了,给你造成是什么影响,显然是大量人员的下岗,显然是过剩商品充斥你的市场,彻底毁掉你这个市场,这是商品运行的规律。那你要由这个角度讲,其实美国人巨额的贸易逆差,给他带来相当大的好处。
——黄卫平《经济全球化及其格局》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巨额的贸易逆差给美国带来了怎样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田纪云在《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这段话反映了( )
A.农民不支持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C.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要求过急、工作过粗的现象
D.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满
5、判断题
苏格拉底被誉为“智慧的化身”,下面有关苏格拉底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身这一命题上
B.他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无知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C.认为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
D.他使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