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根据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完成“近代科技与社会发展间关系”的探究任务。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空白部分
?
| 发明过程
|
蒸汽机
| 瓦特改良成??
|
电气技术
| ??发明可使用的发电机;?发明电动机
|
(2)科技史学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 “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列,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结合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发明,说明丹皮尔上述结论的合理性。
(3)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综合上述探究,你认为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间是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1)“万能蒸汽机”(或“万能原动机”);西门子;格拉姆。
(2)工业革命开始后,由于传统的畜力、风力和水力很不稳定,企业迫切要求稳定的强大动力;在这一现实要求下瓦特改良成万能蒸汽机。在电磁感应理论的启发下,19世纪中后期发明了发电机和电动机。
(3)影响: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推动列强殖民扩张;加快城市化速度;改变生活方式:使社会分成两人阶级。
关系:社会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基础;科技进步推动了社会更快发展;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新的挑战。
本题解析:本题围绕近代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这个主题命题,因此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回答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1953年、1958年和1987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概括每条路线制定的背景、核心内容和结果。
参考答案:过渡时期总路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中共于1953年制订该路线。核心内容: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三大改革基本完成,工业化没实现但已起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三大改造完成后,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国家。核心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共在十三大上提出此路线。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全是课本的基础知识,只要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背景、内容和结果(意义)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仁”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不同的思想家有不同的注解。下列关于
“仁”的解释中,属于理学家朱熹新阐释的是
A.“仁”是天理的核心
B.国君行政应该“志于仁”
C.“仁”者“爱人”
D.“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再认再现能力,但又不是教材的原文,需要知识的拓展。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认为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是仁。D正确。A是二程的观点;B是孟子的观点;C是孔子的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促成下表反映的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75年国民经济情况表
经济部门
| 总产值或收入
| 比上年增长
|
工农业
| 4504亿元
| 11.9%
|
工业
| 3219亿元
| 15.1%
|
农业
| 1285亿元
| 4.6%
|
A.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B.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提出
D.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进行全面调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图片主要反映了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进行全面调整。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奖励大会上提出要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下列各项科技成就中,能够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 (?)
A.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B.杂交水稻广泛种植
C.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上天
D.网络技术发展迅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意即在世界上是最早、最领先的,而在四个选项中只有杂交水稻--"南优2号"的培育成功符合。故选B。ACD三项均不是中国最先发明出来的,均排除。
点评:袁隆平研制的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温饱问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是世界领先的成就。此外,建国以后,为加强我国的国防,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威胁,在艰苦的环境下,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我国进入原子能时代和太空时代,也改善了我国的安全环境。与此相关的新中国的其它的科技成就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