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除革命党、咨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1911年12月10日,清朝驻荷兰国代办章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说,“和(荷)报称……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国建立共和国)”(《电报档》)。这表明
A.中国全体国民都反对清朝君主专制制度
B.西方列强放弃清朝政府转而支持孙中山
C.清驻外大臣和袁世凯都赞成民主共和制
D.民主共和制已成为当时中国的大势所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西方列强在辛亥革命后先是支持清政府,转而支持袁世凯,B项错误;清朝驻荷兰一国公使不能代表清驻外大臣,C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辛亥革命后颁布了废止缠足的法令,但是,人们至今还可以看见出生于辛亥革命后的“小脚老太”。这主要说明:
A.缠足受到广大妇女的欢迎
B.生活习俗的变迁成乡发展不平衡
C.废止缠足的法令成为一纸空文
D.传统旧习俗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事件
①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②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孙中山阐发的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指
A.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
B.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C.反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以满洲贵族为首的腐朽卖国的清朝政府,建立独立统一的民族国家。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以下对19世纪晚期中国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完全勾结
B.形成了以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为领导的第三次革命高潮
C.形成了改良和革命两个资产阶级政治运动趋势
D.帝国主义资本输出阻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