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与拉丁美洲独立革命相比,亚洲革命风暴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殖民者对亚洲的控制力量强大
B.亚洲风暴没有启蒙思想作指导
C.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D.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原因分析能力。导致两个民族解放运动不同内根本原因是内部原因,而内部原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亚洲经济没有发展到产生新的生产方式的程度,因此其斗争只是旧式的农民战争,这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几乎同时发生在某些国家
B.石油开采和钢铁工业发展缓慢
C.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D.传统工业进行着改造和技术革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辛亥革命后实行选举,老百姓从来也没有选举过什么官员,不知该怎么做,都不愿意要这个权利。在广西桂林,选举时百姓都不来,不来怎么办?发米粉票!每人来参加投票附几张米粉票,这样老百姓才过来投票。”这说明
[? ]
A.中国老百姓文化水平低
B.中国平民力量弱小
C.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任重而道远
D.辛亥革命没有对中国的社会环境产生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923年,某英文报纸开展了一项民意调查,评选“当今中国十二个大人物”,调查结果如下:从评选结果来看,“十二个大人物”中,国民党有4人当选,其中孙中山雄居第一;军阀出身的有4人当选,其中冯玉祥位居第二;陈独秀以文化名流的身份高票入选“大人物”系列。值得注意的是,职业外交家和实业家入选人数相当之多,其中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代表中国据理力争的顾维钧在“十二个大人物”中位居第三,张謇位居第八。下列对这个调查结果的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党的新三民主义主张得到国人拥戴,因而当选人物居多
B.军阀当选反映了当时的北洋军阀统治得到国人普遍支持
C.陈独秀以高票入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当时影响巨大,不容忽视
D.职业外交家和实业家的入选反映了中国人民谋求独立、发展的愿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属于
A.洋务派
B.资产阶级改良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资产阶级激进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