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七)
2019-06-21 04:19:10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关于我国古代冶金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早期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 ②我国较早冶炼生铁和块炼铁 ③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④西汉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2、综合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日本)宫崎市定《东洋近代史》 材料二 该时期内(宋朝)制度和文化也有了重大发展。这一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 ──费正清(美国)《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北方的强敌(契丹)一时既无法驱除,而建都开封,尤使宋室处一极不利的形势下……其对西北,亦复鞭长莫及,难于驾驭……宋代对外既如此不振,而内部又终年闹穷。而且愈闹愈凶,几于穷得不可支持……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的观点。(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对宋代的认识有何一致性?(2分)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材料一的观点提供一份较为充分的史实依据。(5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作者是如何评价宋代的?(2分)在评价宋代的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三的观点为什么截然不同?(3分)
3、选择题 潮汕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这些谚语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注重因地制宜
|
4、选择题 清朝的海禁政策对中国发展造成的影响是( )
① 阻止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②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堵塞了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渠道
④造成了中国与西方力量对比的逆转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选择题 中国瓷器外传的最重要路径是
A.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阿拉伯商人
D.波斯商人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