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唐太宗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这一制度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对皇帝专制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庶族地主可以凭自己的才学参加到政权中来,这就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歌谣起源于社会生活,它是人类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真实写照。如:“手中端碗汤,两眼泪汪汪;打没几颗米,尽是草和糠。亩产十万斤,饿得心发慌;假话哄死人,农民遭了殃。”这一歌谣反映了(?)
A.解放前农民生活十分困苦
B.旧社会农民承受的剥削沉重
C.农民对大跃进运动的不满
D.“文化大革命”影响农业生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的叙述,“亩产十万斤,饿得心发慌”“ 假话哄死人,农民遭了殃。”,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这种现象指的是在大跃进时期,农业“以粮为纲”浮夸风严重,对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人民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造成1959—1961年连续三年严重困难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的重要内容是
A.两岸直接实现三通
B.最早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
C.国共两党实现第三次合作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对,两岸直接实现三通是在2008年;B不对,邓小平于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C 不对,国共两党进行第三次合作,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尚未最终实现;D符合题意,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这种“不合理的状况”有所改变是在
A.“一五计划”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一五计划”时期以东北地区为重工业的主要基地,改变了我国工业多集中于沿海的不合理工业布局,因此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图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两岸同意于2010年9月12日实施。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该协议表明台湾当局承认“一国两制”
B.“九二共识”是两岸合作的政治基础
C.该协议有利于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D.该协议有利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