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人说:“中国只有实行多党制,才能反映各阶层的利益,才能对执政党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化。”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这种观点不对。因为中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历史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证。而且这种说法美化了西方的多党制。实质上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形成过程的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61年,邓小平同周恩来、陈云等一起制定了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主要是为了:
A.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
B.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C.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
D.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建国初期,民盟主席张澜说:“我们的新制度……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这个“新制度”指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人民……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揭示了这个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该制度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民国初年的女性发式,时髦的就有十余种,有圆弧式、水波式、镰刀式、垂翼式、垂苏式、绞练式、平分式、定波式等。男子的打扮也无奇不有,青年人甚至流行德国威廉二世皇帝的“威廉式”小胡子。这反映了当时
A.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B.崇洋的恶习
C.民主平等的精神
D.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发型多种多样,反映了思想上的自由和社会环境的宽松。故选D。A明显错误,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众的生活无法提高。BC项无法体现。
点评:此题是借助发型的问题考查了民国初期的社会习俗。近代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工业文明逐渐地发展,辛亥革命的进行,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使得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材料中的发型的多样性就是这一变化的反映;与此同时,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礼仪等社会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皇帝对丞相的礼仪由赐座、探病到丞相站着奏事,由站着奏事到必须跪着奏事,实质可以反映出
A.皇帝对大臣要求提高
B.皇帝与大臣隔阂不断加深
C.朝廷礼仪的完善
D.皇权的加强,大臣地位的不断下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目中涉及的是丞相地位的逐渐降低,也就反应出皇权的加强,本题考查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所以正确的是D项,BCA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