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台湾史学家许倬云在《文化与亲缘——中国人双重认同的根源》一文中说:“战国纷争之际,各国都恪守着天下定予一的信念,他们争论的出发点是如何统一,却不是是否统一。文中的“信念”源自
A.中国人对统一的渴望
B.分封制的影响
C.由西周发展而来的文化认同
D.各国统治者变法自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随着2003年3月20日清晨的一声炮响,美国正式对伊拉克宣战。美国拥有对外宣战权的是
A.联邦法院
B.国会
C.制宪会议
D.总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美国宪法规定对外宣战权归国会,。立法权归于国会①国会实行两院制;②参议院、众议院的选举规则;③立法权归于国会,法律的实施经总统批准;④国会拥有宣战权;⑤参议院对总统任命权、缔结条约的审批权;⑥在职官员不得成为国会议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根本依据是
A.民主党派帮助过共产党
B.民主党派变成代表一部分劳动者的政党
C.共产党信任民主党派
D.共产党需要民主党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理解分析题。“根本依据”那就是要找最基本的内容。A项民主党派帮助过共产党只能说明以双方以往关系而不能说明现状;C项共产党信任民主党派可以追问为什么信任?D项也可以追问为什么需要民主党派。也正是由于民主党派已变成代表一部分劳动者的政党了,而共产党也是代表劳动者利益的政党,两者阶级利益一致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A.严格遵循《联合国宪章》
B.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C.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D.战后苏联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二战后,苏联成为唯一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对美国的霸权政策构成威胁,因此美国推行以遏制苏联为核心的“冷战”政策。B、C是内因,而联合国在二战后初期是美国称霸的工具,A也不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里“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准确含义是
A.东方落后于西方
B.东方成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C.东方国家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D.亚洲国家被迫采用西方的社会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结论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通过对四个备选比较可知,选项A没有反映东方从属于西方, 选项C只反映了经济上的从属关系, 选项D与史实不符,选项B东方成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既反映了政治上的从属关系即国家主权的丧失,又反映了经济上的从属关系即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所以“东方从属于西方”准确含义是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