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中国古代出现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开始于
A.战国
B.汉代
C.隋唐
D.明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课本基础知识,加强识记。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新华社曾发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进京赶考
B.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
C.力挽狂澜? 进京赶考 日出东方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D.力挽狂澜? 日出东方 进京赶考 星火燎原? 灯塔指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日出东方:指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星火燎原:指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力挽狂澜:指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灯塔指引:指中共七大;进京赶考:指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故选B。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点评: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斗争的史实是高考命题的密集区域。如2012年新课标地区有6道题目。2011年有7道题目考查,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以后高考可能仍将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的方针、政策、革命斗争的策略等方面进行命题考查。复习时应注意分阶段进行梳理,突出民主革命发展的阶段特征。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军国大计,周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描述的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秦汉时,朝鲜输入到中国的主要是檀弓、果下马,中国向朝鲜输出的是铜镜、漆器、铁制品。这种差别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中朝两地人民生活习惯的差别
B.中朝两地生产力水平的差别
C.中国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
D.中朝两地物产的差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16世纪以前的欧洲,当你问:“你是什么人?”,得到的回答是“我是某家族的。”;16世纪后,得到的回答是“我是天主徒”或“我是新教徒”。18世纪后,得到的回答是“我是某国人”。与材料反映的现象无关的是
A.封建制度
B.宗教改革
C.民族国家
D.光荣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我是某家族的。”现象是欧洲中世纪时封建家族的观念;“16世纪后,……我是天主徒”或“我是新教徒”现象则与宗教改革有关;“18世纪后,我是某国人”现象与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关。光荣革命发生在17世纪,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通过该革命和《权利法案》,国王的权力受到制约,国王的去留由议会来决定,开创了英国的民主政治制度,这与材料反映的现象无关,所以选D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
点评:从高考命题形式上看,西方人文主义部分以选择题为主,但材料解析题呈现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把古代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联系起来考查。 3.从命题角度上看,是把中西方古代人文主义思想横向比较,通过材料新情境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与时政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考查,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新形式之一。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