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代表作,再根据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判断该著作最精彩之处在于敢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儒学以“六经”为基本文献,下列经典不在“六经”之列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A.李世民
B.汉武帝
C.朱元璋
D.雍正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黄宗羲坚决反对君主专制,材料中的前一句“有明之无善治”指明朝没有很好的政治,后一句“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指从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开始,故应该选C。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把自己的学说主旨归纳为四句箴言,被后世学者称为“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位思想家是
A.程顾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王阳明的心学。依据所学可知,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容易被侵蚀,故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以恢复人的良性。所以应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仁眇(miào)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这段言论应出自于战国时期的( )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分析信息的能力。注意题干中的有效信“仁”“义”“王道”,可知与儒学有关,庄子是道家,韩非子是法家,CD项排除;荀子主张“仁义”“王道”,A项排除,故选B项。
考点:儒家思想
点评:孟子与荀子都是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但两者之间的思想主张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史》高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