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由此可见,两宋时期的儒家学说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是指
A.从关注天道自然转向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
B.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
C.探寻出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两种明理方法
D.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儒学一直关心的是人类社会,而不是天道自然,A项错误;新儒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来阐述儒家义理,并不是截然相反,B项错误;格物致知出自《礼记》,不是宋朝思想家的原创;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是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某中学的历史课外研究小组正在开展研究活动。请从他们组织的材料(见图)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
B.杰出的君主—康熙大帝
C.康乾时期的盛世景象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关于陆王心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 )
A.良知靠后天的学习才能得到
B.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
C.把握“理”和求“理”的方法与程朱理学是一样的,即“格物致知”
D.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德法化解百年恩仇》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抛弃以前对德国“侵略成性”的成见,把德国作为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法德实现和解的前提是
A.欧洲丧失世界中心地位
B.欧洲成为“冷战”的主战场
C.欧洲走向联合的需要
D.德国对历史的深刻反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法国之所以能抛弃以前德国“侵略成性”的传统观点,把德
国看成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必然是战后德国的做法赢得了法国的信任,因此法德和解前提必然是德国对历史的深刻反省,特别是对二战的罪行进行反思,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法国抛弃传统看法没有必然的联系,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56年以后,中国知识分子的地位发生的根本变化是( )
A.摆脱资产阶级的压迫
B.出现右派倾向
C.绝大部分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全部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各界曾发生本质变化,剥削阶级被消灭,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要求同落后的物质文化之间的矛盾,但阶级斗争还小范围存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