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为将河北开平矿务局出产的烟煤运出,中国商人出面,于1881年建成了从唐山的胥各庄的唐胥铁路,这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人民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二:列强在中国争得的铁路投资权(截至1898、11)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帝国主义把掠夺中国的铁路摆在突出的地位……日本《朝日新闻》公然叫嚷“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它之兵权、商权、矿权、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纵于铁道两轨,莫敢谁何。故夫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生死存亡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有一切权,凡地方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地之民,皆我俎上之肉”……
《新编中国通史》第三册
材料四: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路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16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建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有良好的回报
《孙中山全集》第二卷、第六卷
请回答:
(1)为什么中国商人要修建这条铁路?(2分)
(2)材料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3分)
(3)依据材料三简析孙中山规划“高原铁路系统”的主要战略意图,他未能将方案付诸实施的原因是什么?(3分)
(4)2006年,孙中山当年的高原铁路建设迈出重要的一步,你知道这一步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①铁路便于运输,利于生意。受工业革命影响,接受西方新事物。(2分)
②控制中国的铁路权就能够控制清政府,拓展在中国的势力范围。(3分)
③维护国家主权,开发利用西部资源,民主革命未完成,国家未独立,也缺乏实际的资金和人力。(3分)
④青藏铁路建成通车。(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原因是
A.美国侵略朝鲜并迅速向中朝边境进犯,威胁中国安全
B.美国拒不承认新中国,并把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陕,阻止中国解放台湾
C.美国在军事上包围中国
D.美国在仁川登陆,扩大朝鲜内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全面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B、C只讲了中国方面的原因,D只讲了朝鲜方面的原因,表述都不完整,只有A表述全面,特别突出了“美国向中朝边境进犯”,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从世界近代史的一般进程来看,传统农业社会不可能直接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在这两个社会之间,一般要有一个以商业贸易发展为特征的过渡性社会。”就欧洲历史而言,符合这一“过渡性社会”历史现象的是(?)
A.自由主义经济贸易规则确立
B.人们日益追求个性的解放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股份公司成为国家经济的主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系近代西欧的发展历史可知,“一般要有一个以商业贸易发展为特征的过渡性社会”所说的就是,工业革命之前资本主义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西欧产生了重商主义、文艺复兴等等。A.自由主义经济贸易规则确立和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是在工业革命后出现的;D.股份公司成为国家经济的主体,是在战后才出现的。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考向预测,(1)高考可能会继续突出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思想主张的命题考查;选择题为主,但不排除出现非选择题的可能性。(2)从命题角度看,有可能以时代背景为依托,引入人文主义思想家的言论、著述、活动及历史人物评价的言论,重点考查对人文精神内涵的理解认识;同时注重考查西方人文精神与政治民主化的影响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从1979年开始,祖国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了重大发展,“重大发展”的含义是
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B.不再提统一台湾的问题
C.呼吁尽快实现统一
D.从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祖国的和平统一。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所以应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6.康熙帝8岁登基,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熙盛世的大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康熙一生主要功绩有?(?)
①削平三藩,巩固统一?②统一台湾,开府设县?③抵御外侵,缔结和约?④亲征朔漠,善治蒙古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6.?本题考查康熙的事迹,①②③④都是他的事迹。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