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图一强调人的志气,强调积极入世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图二强调无为、自然是道家学派的基本观点,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著名思想家李泽厚说: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衡,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索,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董仲舒新儒学宣扬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他开启了儒家宗教化的进程,故A项不符合朱熹,故错误;朱熹的思想在南宋以后才成为官方哲学,故B项错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理论,朱熹的“理欲二分”、“以理制欲”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君权,故C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开始确立儒学的封建正统地位,儒学达到顶峰是朱熹的理学,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学者余英时说:“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学足以当之。”其依据是程朱理学主张
A.格物致知
B.心外无理
C.心即理也
D.理在气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将东西方思想进行对比,将西方科学精神与程朱理学看作相近的思想。西方的思想主张根据实际存在做科学定论,程朱理学中在这一方面提出格物致知,分析事物,逐渐了解事物本质。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李贽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 “当大喜,何耻为”,倡导婚姻自由,这是反对儒家思想中的
A.致良知
B.格物致知
C.存天理,灭人欲
D.克己复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宋明理学强调忠、孝、节、义、廉,压制人的自然欲求。因此在理学家眼里,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的行为违背天理,是“耻”。而李贽反正统,倡导婚姻自由,体现了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批判,C符合题意。材料中未体现致良知、格物致知和克己复礼的修养。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纪念孟子的大典中,上百名儿童在“亚圣”像前朗诵孟子名言的场景蔚为壮观。其中可能朗诵到的名言有( )
A.“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B.“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D.“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是“亚圣”孟子的名言,“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老子的名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和“过犹不及,和而不同”则是孔子的名言,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亚圣”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穆罕默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