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日本在《二十一条》中提出“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与他国”的真实目的是(?)
A.欺骗中国国民及世界舆论
B.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C.排斥其他列强,以独霸中国
D.维护北洋军阀政府的权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实质考查日本在一战期间对中国的政策。一战期间,日本趁着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在中国扩张势力,独霸中国。因此提出了灭亡中国《二十一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C.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一种思想能否被统治者所采纳,既要看它是否符合时代需求,也要看它是否能迎合统治者的要求。董仲舒发展了儒家思想,强调“大一统”和“天人感应”,适应了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的作用,这是汉武帝采取董仲舒主张的根本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关于黄老之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是指黄帝学说,“老”是指老子的学说?
B强调“无为”,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没有用的
C从汉高祖到汉武帝时期一直统治者的指导思想
D这一学说的推行是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黄老学说是《黄帝内经》与老子学说的结合,故A没有错;皇帝内经强调“无为”,但他是一种积极的“无为”,是为“无不为”而“无为”,故B选项错误;黄老学说主要是汉初的指导思想,到汉武帝时期已经开始向儒家“积极有为”发展,故C选项说法不准确;黄老学说的推行有利于西汉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西汉经济之所以能恢复发展主要是战国至秦汉确立的封建自然经济符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故D选项也不准确。故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近代城市居民最普遍和最典型的住宅是?(?)
A.居住大院和里弄
B.公寓和别墅式住房
C.独院式的花园洋房
D.联排房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 C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出现的。D是现代房屋建筑。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出现的“百家争鸣”
A.使儒家学说引领学术潮流
B.与学术下移同步进行
C.普遍重视礼乐的规范作用
D.导致中国社会的分裂动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