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1 05:01:18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宋太祖说:“吾今终夕未尝敢安寝而卧也。”明太祖说:“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造成这一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A.疆域辽阔,事务繁杂 B.君权强化,政务繁忙 C.权臣窥觑,帝王不安 D.开国之初,百废待兴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宋太祖和明太祖都有共同的感受,即“未尝敢安寝而卧”、“忧危积心,日勤不怠”,这是因为在古代家天下的时代,皇帝专制并不断强化,导致政务异常繁忙,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宋明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1)材料一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4分)作者对此看法如何?(4分) 材料二 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元史·地理志》 (2)联系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归纳行省的主要特点。(4分) 材料三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之。 ——(清)康熙帝 (3)据材料三概括清朝政治体制的特点并指出其弊端。(4分)
参考答案:(1)措施:所有州郡直属中央(废除了节度使管辖驻地以外的权力);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规定地方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由中央掌握(设转运使)。(4 分) 作者看法:这些措施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但对地方实力剥夺太过,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外族进攻时的失败。(2 分) (2)特点:行省是元朝地方常设行政机构;权力受中央节制;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行省聚集境内财富供中央需要。(4分) (3)特点:皇权至上。(2分) 弊端:易产生政治腐败,阻碍社会进步。(2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一“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然后再根据所学,主要有设置转运使、强化禁军等。根据“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即可概括出作者的看法。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中可以概括出行省的主要特点。 (3)本题主要考查了君主专制的特点和消极影响。根据材料“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若将要务分于他人,则断不可行”可知封建君主专制的特点皇权至上。根据所学知识,弊端指易产生政治腐败,阻碍社会进步。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潜在的主要矛盾之一。下列封建王朝的政治举措旨在分割相权的是 ①汉初分封同姓诸侯王 ②唐代设三省六部 ③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④清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中,你看出了怎样的发展轨迹
①门第族望; ②世卿世禄; ③考试选拔; ④举才荐能
A.②①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②①④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梁启超在《战国载记》中说:“始皇宁为中国之雄,求诸世界,见亦罕矣。其武功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