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9分)
阅读材料并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几乎被世界“遗忘”的巴以冲突,27日再度以极其血腥的一幕开场。2008年12月27日-29日,以色列战机连续三天对加沙地带发动攻击。,各主要国家均对当前加沙局势表示关切,呼吁有关方面立即停火。联合国安理会呼吁立刻结束加沙的暴力局势,并敦促冲突双方解决加沙的严重人道和经济需求问题。中方反对用武力解决争端,呼吁有关方面保持最大克制,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材料二?中国在大多数时间里也基本上是超然物外的;今天更不会卷入美俄全球对抗的明争暗斗。这是由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国历史文
化和现实国家目标决定的,也为现在中国与美俄关系友好的事实所证明。中国多次宣布永远不称霸,这
不仅仅是外交辞令。中国设立远洋基地的出发点, 只有维护商业利益和国际和平的考虑。中国不与任何国家进行全球军事对抗,也无意争夺势力范围,拓展战略边疆。中国外交和宣传部门应该以“中国贡献论”,反击“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以此化解外部的担心。(材料均来自网络)

材料三?有关欧盟的一组图片

材料四?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因此,他对这样的时代具备哪些特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时代以及这样的时代能否得以持续并未展开论述。笔者愿接过哈斯先生的命题,阐述本人的观点。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材料来自网络
(1)材料一体现当今世界形势如何?(1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为什么说“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是错误的?(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后欧洲联合的过程。(2分)
(4)依据材料四,简单概述你对“多极合作时代”的理解。并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当代世界格局发展的总趋势及其表现。(5分)
参考答案:(9分)
⑴体现当今世界形势: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但局部地区存在动荡和战争,以色列战机对加沙地带发动攻击就是明证。(1分)
⑵因为中国在外交上一直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不结盟。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平相处,坚持和平发展。(2分)
⑶①1951年4月,欧洲六国宣布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②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③1993年欧共体发展为欧盟。④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至少要答出三个重要的知识点)(2分)
⑷理解:联合.对话.合作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为实现多极合作的目标提供了有利的国际大环境;美
国.欧洲.日本.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家为了各自国家的发展进一步合作。(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总趋势:自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已由原来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表现:①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和国家联盟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②从近期看:“一超多强”的局面将继续下去。③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不
仅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有考生自己的观点。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二战以后持续时
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是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阿富汗战争
D.伊拉克战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在同人民民主国家的关系中严格遵守不干涉其内政的原则。苏联承认这些国家的人民政府,在政治上支持他们。苏联忠于自己的国际义务,从战时大大减少了的储备中拿出粮食、种子和原料提供给人民民主国家……苏联的武装力量驻扎在人民民主国家,苏联使得外国帝国主义者干涉民主国家内政的企图不能得逞……
——(前苏联)波诺马辽夫《苏联共产党史》
材料二?在目前的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这种选择往往是不自由的。……我认为,我们必须帮助渴望自由的人民以自己的方式主宰他们的命运。我认为,我们应该首先在经济和财政方面予以援助,这对经济稳定和政治的有序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前总统杜鲁门
材料三?西方正在、并将继续试图通过将自己的利益确定为“世界共同体”的利益来保持其主导地位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个词已成为一个委婉的集合名词(代替了“自由世界”),它赋予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为维护其利益而采取的行动以全球合法性。例如,西方正试图把非西方国家的经济纳入一个由自己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中的观点立场,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实质和影响。(8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二战后“西方所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6分)
参考答案:
(1)观点立场:材料一:将美国视为帝国主义,苏联有义务保护人民民主国家。(2分)
材料二,将苏联视为强权国家,美国有义务帮助他国摆脱强权。(2分)
实质: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意识形态的对立。(2分)
影响:世界划分为两大阵营,形成冷战关系下的两极格局。(2分)
(2)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建立起的全球经济体系包括“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世界贸易体系”等;(2分)这些体系是以维护美国经济利益为目的,具有明显的经济霸权性质,不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公正公平;(2分)担在客观上,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发展和快速增长。(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归纳整理评述的能力。第(1)问,两则材料的观点立场依据材料归纳即可,材料一阐述了苏联为了阻止美帝国主义干涉民主国家,从政治、经济上有义务保护人民民主国家;材料二阐述了美国认为他国的“选择往往是不自由的”,受到了苏联的强权压迫,有义务帮助他国摆脱强权;实质可以从两国的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角度归纳;影响可以从形成“冷战”格局的角度归纳。第(2)问,解答时需要注意“二战后”、“西方主导”、“经济体系”等关键信息,联系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与影响归纳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古巴导弹危机即将走进60个春秋。当年赫鲁晓夫曾向肯尼迪建议“我们同意从古巴撤出您认为是进攻性的手段……美国代表需要声明:美国方面考虑到苏联的安全和焦虑,将从土耳其撤出自己的这种手段。”这表明古巴导弹危机( )
A.发生时美苏两极格局尚未确立
B.拉开了美苏双方冷战的序幕
C.由美国发起并以苏联妥协告终
D.是苏联核力量弱势下的一次争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归纳的能力,由已学知识可知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开始以后出现的历史事件,是由苏联引起的,但是由于经济军事实力处于弱势的原因,最终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是苏联核力量弱势下的一次交锋,因此D符合题意。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休止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这种认识产生的背景可能是
A.经济区域一体化
B.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C.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D.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说明美苏争霸的格局结束,意即两极格局解体,故本题选择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