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从图1到图2的变化,说明新时期中国经济改革过程的特点
①从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动②逐步推进、不断深化③由农村到城市④由试点到推广

图1 1978年安徽小岗村 生产队的承包合同

图2 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 肯定“双包”制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多年来东莞曾创造了无数的经济奇迹,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取得这一成就的深层历史原因是
[? ]
A.东莞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
B.生产成本降低提高了经济效益
C.东莞市政府重视自主创新能力
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保驾护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说法
①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②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
A.①正确,②不正确
B.①不正确,②正确
C.①②都不正确
D.①②都正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表反映了中国华北某地1954年和1957年农村集体和农民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表格清楚显示:我国土地公有化程度提高了,这与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有关,C正确;土地改革后依然是农民土地所有制,A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开始于1958年,B、D错误。
考点:三大改造:对农业的改造
点评:对农业的改造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的,土地由私有制变成公有制。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一五计划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都需要掌握,知道这一时期执行的是社会主义改造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并举的路线。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 ]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