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5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02年,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信中表示:“今日望归政,望复辟,夫何可得?即得矣,满朝皆仇敌,百事腐败之矣,虽召吾党归周之,而亦识不能得其志也,先生惧破坏,弟子亦未始不惧,然以为终不可免。”“专制者,以能制之主体的利益为标准,调之野蛮专利;以所专制之客体利益为标准,谓之开明专制。”“夫开明专制,非不美之名词也,以发达人民为目的”“与立宪同一状况,是立宪之所由之阶段”“故开明专制者,实立宪之过渡也,立宪之预备也”“欲救中国必开明专制”。
材料二?(一)若夫数百年卵累于专制政体之人民,即乏自治之习惯,又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其在此等之国,破坏权衡也最易,即破之后而欲人民以自力调和平复之,必不可得之。
(二)而承此大暴动之后以激烈三党争,四分五裂之人民而欲使保持社会势力之平衡必不可得之数也……于是社会阶级之争夺,遂相互迭起,而靡有穷。
(三)而社会棼乱疲弊之已极,非更有强大之主权,则终不能以奠实,故皇权思想之复活。
问题:
(1)根据材料一,谈谈梁启超对开明专制的认识。
(2)根据材料说出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材料二,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认识:①开明专制是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核心;②开明专制是君主立宪的准备阶段;
③开明专制是救亡的必经之路。
(2)转变:由革命转向实行开明专制。原因:①中国人缺乏民主意识,及公共意识不具备革命的社会条件
②革命导致政党争斗,社会秩序混乱;③革命使得缺乏统一领导核心,引发皇权复辟。
本题解析:
(1)注意概括材料一信息“夫开明专制,非不美之名词也,以发达人民为目的”“与立宪同一状况,是立宪之所由之阶段”“故开明专制者,实立宪之过渡也,立宪之预备也”“欲救中国必开明专制”。
(2)梁启超明确提出了“今日之中国,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的论断。认为当时的中国,既不具备民主共和的条件,也不具备君主立宪的条件,故只能实行开明专制。他认为当时的中国如果实行革命,其结果“非能得共和而反以得专制”,长期在封建专制之下的的人民,缺乏民主意识,如骤然实行民主共和,国民无法真正接受,必将造成混乱,最终又回复到专制政体之下。再根据材料二信息归纳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声明“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表明美国政府( )
A.坚持“一中一台”立场
B.确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认可“一个中国”的原则
D.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理解题干引文的内涵,引文中“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说明美国外交上只是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并没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对“中国”的理解留有足够的空间,由此分析可排除ABD,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以下三幅历史图片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相关,如果根据图片文字说明给这三幅图片确立一个恰当的主题,那么,这个主题应该是 (?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庆典
A.民主政治的成就
B.民族团结的力最
C.改革开放引起的巨变
D.党的统一领导的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三大制度,B、C、D只是叙述了其中部分内容,只有A项最全面,故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建国初,下列外交事件发生在同一年的有(?)
A.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C.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D.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A发生在1953年,B发生在1954年,C发生在1954年,D发生在1955年。因此选BC.
点评:巧记历史事件的时间:一、相同的历史时间:历史上,有许多事件是在同年甚至是同月发生的,我们只须记住一个事件的时间,就记住了其它几个事件的时间。例如,在1861年发生了下列历史事件:1俄国农奴制改革;2美国内战爆发;3意大利王国成立。又如在1804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1海地宣布独立;2拿破仑加冕称帝。这些都是在相同的时间(同年)发生的不同历史事件。我们把它们归纳在一起,就能轻而易举地记住这些历史事件的时间。二、相似的历史时间:历史上,还有许多历史事件的时间,看起来很相似,在记忆时容易混淆。如果把这些相似的时间放在一起,在比较、区别中记忆,就能提高记忆的效率。例如,676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646年,日本大化改新。这两个时间很相似,只是中间的数字不同。又如,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并通过《人权宣言》;1889年,第二国际建立。这三个时间也很相似,只是第二个数字不同。三、相连的历史时间:历史上,更有许多历史时间是相连的。利用这些时间的连贯特点进行记忆,是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例如,1916年,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1920年,国际联盟建立;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1922年,苏联成立。这七个时间都是连在一起的,从1916年至1922年,我们只须记住开头或结尾的时间,其它的可以依次类推。四、相关的历史时间:除了上述几种情况外,还有些历史事件的时间,既不相同,也不相似,更不相连。但它们的内容是相关联的,这些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阶段,形成系统。例如、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49年,恺撒夺取罗马政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即罗马帝国建立;395年,罗马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灭亡。这七个历史事件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的,这七个时间也是相关联的,它们共同构成古罗马的盛兴和衰亡。我们在学习时,通过历史事件的内容,把相关的时间联系起来,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这些历史时间和历史事件。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下列各项中,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
A.欧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东盟
D.亚太经合组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现今区域集团中合作化水平最高的是欧盟,是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B项是单一的经济组织;C项是政治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但是合作化水平没有欧盟高;D项是一个论坛性的经济组织。
点评: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属于这个或者那个区域集团的成员,区域集团遍布全球各地,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区域集团化趋势。除了掌握区域集团化外,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也要掌握。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都是现在经济发展的趋势。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