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可知大臣并非由专人担任,排除A;根据所学可知军机处并非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而是跪受笔录,将皇帝的谕旨传达给内阁,排除B;材料中“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可见重点强调翰林院和军机处的设立对内阁权力变化的影响,因此C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军机处提供建议,该说法也不符合军机处“跪受笔录”的特点,排除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军机处“初只承庙谟商戎略而已”,后分割和取代了许多内阁“承旨出政”的职权,军机处实际上成了凌驾于内阁、部院之上的中枢政府机构。以上材料说明军机处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军机处职能的变化,从最初的军政机构转变了中枢政府机构。军机处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A、C、D项说法有误故选: 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偕家人在祖籍地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马崎村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这种“认祖归宗”的情节源于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了宗法制的相关知识点。宗法制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贵族的嫡长子总是不同等级的大宗(宗子)。大宗不仅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权。后来,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因此,“认祖归宗”的情节源于宗法制的历史影响。所以选择A.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畲族,历史悠久,主要生活在我省的云和、景宁一带。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景宁畲族自治县。由此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材料中的景宁畲族自治县的设置正式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B.ACD三项是我国的重要的政治制度,但是与民族关系无关。
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在战争时期即以萌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自治制度,调动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积极性,保证了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目前我国有五大民族自治区。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君权和相权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一对基本矛盾,封建统治者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采取的措施是( )
①秦朝三公九卿制 ②唐朝三省六部制 ③北宋设三司使 ④元朝行省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开始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度,因此谈不上为了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汉代以后才开始,排除①;三省六部制是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解决的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②符合题意;宋代为了分割宰相权力,设置三司分割其财权,③符合题意;元朝行省制度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 控制,排除④。因此B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加强君主专制削弱相权的举措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