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 19世纪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中央机构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4分)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美两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异同点。(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英两国国家元首最大的不同点和英、法两国国家权力中心最主要的相同点。(3分)
(4)据材料一、二,说明两种政治制度在形式上有何共性?在本质上有何不同?(4分)
参考答案:
(1)特点: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互为补充;(4分)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对后世影响深远。(4分)
(2)异同点:同: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2分)异: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总统共和制。(2分)
(3)国家元首: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实权,(2分)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没有实权。(2分)权力中心:都是议会。(2分)
(4)共性:中央(政府)机构间的权力互相制约与监督。(2分)不同:唐三省六部制体现封建专制统治;美国三权分立体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4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和知识的再现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的图标可知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他们的关系是平行的关系,同时他们的职责分别是起草诏令,执行,审核,故可以起到相互牵制的作用,同时可以互为补充。据所学知识可知:可以提高了办事效率;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三可知,不管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还是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他们二者都是代议制的两种形式。不同的只是二者的政体不同而已。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和知识的再现能力。分局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是君主立宪政体;德国也是君主立宪政体,但是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可知德国皇帝的权利很大,君主立宪是虚的,君主专制才是实的;而英国则是虚君政治。英国和法国一个是君主立宪制,一个是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故二者都是以议会为中心。
(4)本题考核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据材料可知,唐朝时君主专制政府,美国式民主共和制政府。但是二者在中央权力运行过程中都注重对权力的监督。不同的是唐朝是为了维护专制统治;美国式为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服务。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三省六部制;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影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中国历史上的官员籍贯回避制度,源远流长。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汉武帝规定除京畿外,其余地方上至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丞、尉,均不用本郡国人,这是明确规定籍贯回避的最早记载。唐代规定官吏不得在本籍及其邻近州县任职。宋代规定地方官不得在原籍任职,与本人或本家族有密切利害关系的地区,如本人或其父辈曾经生活过或曾任职、置有财产等地区,都在回避范围之内。清代进一步规定,即使待任命的官员,其籍贯与即将担任官职的地方,虽然不属于同一省、府、县,但二者相隔距离只要在五百里之内也必须回避。
——摘自吕建中《中国古代的人事回避制度及其意义》
(1)结合史实说明西周时期为什么没有实行官员籍贯回避制度?(4分)结合材料,分析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的发展趋势和作用。(5分)
(2)古希腊的克里斯提尼曾推行地域部落取代氏族部落的政策,与中国古代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相比,本质上有哪些异同点?(4分)
参考答案:(1)西周的政治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和世卿世禄制度的实行,使各级贵族世袭享有其封地和职务。(4分)趋势:制度规定越来越细致,回避的范围越来越大。(2分)
作用:避免官员结党营私,对整顿吏治、防止地方势力坐大、强化中央集权起了一定的作用。 (3分)
(2)同:都削弱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势力。(2分)
异:前者是为推动民主政治的建立,后者是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西周时期没有实行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的原因主要从当时西周的政治体制“分封制度”来进行解释即可,“分封制度”本来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本来就是以“籍贯”为依据来进行官员的任用的,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实行官员籍贯回避制度了。“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的发展趋势”在材料中很容易归纳总结的,例如,回避的规定越来越细致、回避的官吏越来越多或者回避的范围越来越大等等均可。“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的作用”在材料中是找不到的,主要是结合所学知识来进行解答,例如可以从加强对管理的管理、加强对吏治的整顿、避免官吏的拉帮结派、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的角度回答即可。
(2)古希腊的“氏族部落”是强调血缘关系的,中国的“籍贯”也是强调血缘关系的,所以,古希腊的克里斯提尼曾推行地域部落取代氏族部落的政策,与中国古代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相比,本质上的相同点就是二者都是在削弱、打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势力。本质上的不同点主要从不同的政治体制的角度来进行解答即可。古希腊是为了建立、推行民主制度,而古代中国则是为了不断的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质上的不同点比较容易想到,本质上的相同点是不容易想到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时期没有实行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的原因、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的发展趋势和作用;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克里斯提尼地域部落取代氏族部落的政策与中国古代官员籍贯回避制度本质上的异同点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是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
A.皇帝集权、追功逐利的时代
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时代
C.思想上获得空前统一的时代
D.国家强盛、边疆安定的时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代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成为此后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基本政治制度,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典型特征,这一制度为秦始皇首创,所以材料中描述“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是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答案选B,A C D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
考点:秦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秦代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历代王朝所沿袭并不断地加以强化,当然这一制度在封建社会前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种制度绝不可能是完美的,当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到一定程度时便会转向反面。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武则天参与朝政和当上皇帝之后,对科举制度进行了许多重大改革。
首先,扩大制举。缩短制举间隔,使“常举”制度化,变数年一次开科取士为每年一次。并扩大录取人数,增加制举科目,把以前每次1~2科,增加到7~8科。其次,创立殿试。据史书记载,殿试是于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二月十四日,武则天亲自于洛城殿对贡士进行面试开始的。这次考试进行了数日,仕子云集,达上万人。第三,设武举科。女皇晚年,于文科殿试之外,又创办了武举,以选拔武艺精通、具有将帅才能的人。从此以后,宋、元、明、清四朝都开武科。第四,开创“南选”。唐初,边远的五岭及贵州一带,文化比较落后,武则天有意加以开发,对这些地区在人才的选拔上特别给予照顾。第五,创“密封卷”。即此后开科,必须糊上考生的姓名,监考官按答卷优劣定格录取,这就是最早的密封卷。
——《武则天在科举制度上有哪些改革》
(1)根据材料,概述武则天科举改革各项措施的积极作用。(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试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创新对封建统治的积极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积极作用:扩大科举拓展了入仕做官的途径;殿试增强了考试的严格性,提高了考生对皇帝的忠诚度;设武举科有利于增强军队战斗力;开创“南选”,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当地有识之士;密封卷增强了考试的公正公平性。(6分,任答三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2)积极影响:从秦代郡县制的全面推广,到隋唐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度的实行,再到明清内阁制的出现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各项政治制度创新都有利于巩固统治。(4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考查唐代武则天有关科举制度的改革,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扩大制举”、“创立殿试”、“设武举科”、“开创‘南选’”、“创‘密封卷’”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出武则天关于科举制度系列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①科举的扩大,拓展了入仕做官的途径;②殿试的开创,增强了考试的严格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生对皇帝的忠诚度;③武举科的设立,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军事人才,增强军队战斗力;④“南选”开创,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当地有识之士,有利于边疆的开发和有效治理;⑤“密封卷”的开创,增强了考试的公正、公平性,影响至今等。
(2)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以下角度来认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新对封建统治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①我国古代系列政治制度的创新,均服务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巩固统治。(诸如,从秦朝郡县制的全面推广,到隋唐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度的实行,再到明清内阁制的出现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等)。②同时,我国古代系列政治制度的创新为封建国家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制度保障,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科举制度·武则天改革科举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政治制度·古代政治制度的创新·古代政治制度的创新带来的积极影响(课标外)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历史事件与雍正皇帝有关的是( )
①废除“丞相”制度; ②设立“内阁”; ③设立“军机处”; ④推行“密折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